新闻网讯 11月28日晚7点,
“湖北日报校园行”主题报告会在研究生活动中心举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胡思勇带领名编辑、名记者与我校学子分享新闻背后的故事,并进行互动交流。
我校校长助理兼学校总务长张七一、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李智、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和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高顺文出席报告会。
张七一在致辞中指出“党报进校园”的活动意义重大,因为它不仅贴近社会、贴近青年,而且贴近未来。他认为,党报作为主流价值观传播的载体,为大学生的成长提
供了充实的营养,从而使青年人有机会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民情,这对在校大学生的成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对湖北日报长期以来对我校新闻与信息传播学
院的鼓励与支持表示感谢。
胡思勇与听众分享了自己在大学时期阅读《人民日报》和《湖北日报》的回忆。他说:“党报是我的终身大学!”同时,他建议大学生要养成阅读党报的习惯,提高自
己的政治水平,发展个人的价值修养。作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副总编辑,他指出大学是传媒界关注的重点,因此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会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环境,与
我校展开多方位的合作。
湖北日报教科文卫部主任曾祥惠、湖北日报记者部主任杨耕耘、楚天都市报首席机动记者陈世昌分别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工作的经历和对新闻的感悟。在演讲中,曾祥惠
回顾了朱九思先生倡导解放与改革的伟大举措、杨叔子教授的高瞻远瞩和脚踏实地,以及李培根校长与学生交流的亲和力和以人为本的教育作风;杨耕耘则以一个交
心者的身份与听众分享了他23年间在湖北日报工作的经历;陈世昌在讲话中认为,选择做一个记者就要乐于寂寞、甘于清贫,他认为记者是大事件的亲历者,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更是一个感恩的人,他强调了现场是记者的第一生命。
在互动环节中,校领导和嘉宾对同学们有关“报纸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大学生就业”、“新闻理想”等问题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张昆院长建议广大学生应该提高动手能力,同时也要将每一门功课烂熟于心,做到学问上的“专”,从而为提升个人境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记者团 文/张兴媛 图/张振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