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新时代乡村传播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2019年10月19-21日在浔阳江畔鄱阳湖滨的江西省九江市举行,同期举行2019年互联网+乡村文化鄱阳湖论坛。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深圳大学、西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贵州大学、兰州大学、河北大学、井冈山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新乡学院、平顶山学院,河北社科院、湖北社科院、九江市农科所、廉溪区宣传部、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等单位的学界、业界和“三农”领域的80多位专家、学者和代表参与了会议,交流研讨国内外乡村传播实践和理论的最新进展,讲好新时代我国乡村故事,共同展示交流乡村文化建设成果和经验,探讨互联网时代乡村传播的创新。
此次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主办,华闻乡村传播创新工作坊(实验室)承办,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报分会、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乡村振兴传播中心、中国编辑学会电子网络编辑专业委员会、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九江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公司协办。
此次会议分为20日上午的开幕式、大会报告、高峰论坛,20日下午的四个主题分论坛和分论坛分享交流会议,以及21日上午的参访活动和研讨会。
开幕式——别开生面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华闻乡村传播工作坊(实验室)创设人、中国编辑学会电子网络编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少华主持了本次大会的开幕式,他在致辞中代表会议主办方对前来参与论坛的专家和同行表示热烈欢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詹健代表主办单位发表了欢迎辞,他表示,此次会议是学者们互相分享和学习的平台,也是业界专家、学者同青年学者交流传承的平台,第二届论坛迎来了更多的与会者,也希望广大学者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同时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报分会副理事长、武汉科技报社社长陈海涛代表协办单位发表了致辞,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传播系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洪浚浩发表了书面致辞,对本次会议表示了衷心的期许。在开幕式的最后,都昌县鼓书说唱人张云龙为大家带来了乡村文化展演,一段精彩的鼓书说唱将现场气氛推至高潮,与会的学者专家纷纷拍照留念,在一片掌声中结束了别开生面的开幕式。
大会报告——全面出击
在大会报告环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新闻传播学组成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张昆教授主持并点评了发言。来自人民网、贵州大学、深圳大学、河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六位专家学者分别做了大会主题报告,他们或从互联网短视频的角度看精准扶贫(单学刚),或从艺术的角度看乡村文化建设(于晓峰),或从农民主体的职业特性入手(张波),或从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涉农媒体入手(陈娟),或研究大家十分关注的转基因科普问题(旷宗仁),或研究全民阅读时代农家书屋的发展问题(陈少华)。虽研究的细分领域各不相同,但最后殊途同归都落脚到乡村传播的实践和理论问题上,为大家开拓了研究视野。
高峰论坛——大咖云集
在高峰论坛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湖北省科技新闻学会秘书长刘洁主持了以“传播创新与乡村建设新发展”为主题的论坛,论坛采用轮序发言和自由讨论的形式,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韩隽、公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刘慧芬、人民网舆情中心副主任单学刚、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张昆参与了讨论。
首先韩隽教授发言,她强调要充分运用报、网、端、微等主流舆论阵地,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报道力度。其次张刚副县长发表言论,他谈论到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和生产的环境变化问题。主持人刘洁教授紧接着邀请刘惠芬副教授发言,她结合自己德国行的见闻,对中国乡村传播的目标、内容、方式做了阐述。刘洁教授十分赞同刘惠芬老师的发言,并总结:我们不要从中国看世界,要从世界看中国。单学刚副主任认为在乡村传播发展上,业界和学界存在隔离,需要传播从业者走出舒适圈,脚下有泥土,心中才有力量。随后张昆教授发言,他表示自己是乡村走出来的,根在农村,很容易想起人生历程中和农村的关联,并讲述了他在乡村传播方面的亲身经历。论坛的最后,主持人刘洁教授进行总结性发言,表示振兴乡村,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扶贫,也要在文化和媒介上扶贫,为乡村振兴奠定文化基础。
分论坛——百家争鸣
下午的论坛分为四个分论坛:互联网+“三农”传媒与基层融媒体论坛、“三农”科技传播与农村现代化论坛、大数据时代乡村文化旅游与品牌传播论坛、大学生乡村传播论坛 ,在各个分论坛结束之后,在主会场举行了分论坛分享交流会,就各个论坛的交流成果进行分享报道。
互联网+“三农”传媒与基层融媒体论坛上,来自九江日报社副总编吴青、镇江日报社金山网副总编黄跃巍、襄阳日报社加红斌、平顶山学院副教授赵亚峰、永修县融媒体中心副台长徐彬、山西科技报社刘莉等十多位业界和学界专家学者发表了讲话。襄阳日报社加红斌分享了三农报道的实践与探索,从三农报道的主要方式和实践经验出发,提出了建设性的探索方案,值得思考和借鉴。随后来自镇江日报社、九江日报社和永修县融媒体中心的参会代表分别以基层新闻网站的建设、运营和地市新闻网站建设与运营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与运营为主题,探讨了基层新闻机构的建设、运营机制上存在的问题等。山西科技报社刘莉发表了《讲好山西扶贫故事,宣传山西脱贫成就》主题演说,详细阐述了近些年山西在扶贫脱贫上做出的努力,展示在在打赢扶贫攻坚战中涌现的或感人或激昂的故事。南昌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讲师张冬冬从大量文献中总结研究出新闻传播视域中的农村和农民研究,展示乡村传播的一个传播发展历程和特点。
“三农”科技传播与农村现代化论坛上,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学者丁莉的《人工智能助推健康中国新农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强调借助网络最新高科技电脑手段,建立人工智能创新“宜居医养”的农村现代化管理模式。平顶山学院刘立成教授带来了新研究成果。来自新乡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苏武江副教授做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民健康素养促进路径研究》的报告,对农民健康素养的现状进行了汇报,并提出了几点促进农民健康素养的建议。参与讨论的还有其他六位专家学者,在分享完报告后,大家对每个人的成果进行了简短精炼的点评,为未来研究“三农”科技传播与农村现代化提供了进步的思路和方向。
大数据时代乡村文化、旅游与品牌传播分论坛由河南大学严励教授主持,会议发言人来自清华大学、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所、九江市濂溪区旅游协会、杨争光文学与影视艺术工作室等多个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所的韩春秒老师首先带来了自己主持的2018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乡村原创视频传播研究》阶段性研究项目:聚焦中国网络流行文化新景观——乡土连续剧短视频,为大家揭开了“乡土短视频连续剧”的“冰山一角”。清华大学的刘慧芬副教授延续了她上午的精彩,带来了《藏香》游戏编创案例。据介绍,《藏香》游戏改编自央视俄语频道纪录片《传承》,以藏民顿珠作为非遗文化传承人借助制作藏香的制作收益带领村民致富的正式事件为主题,将向民族文化与现代游戏模式相结合,展现了教改自由的独特探索模式。新乡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庄鹏教授的学生讲述了他们用影像传播美丽乡村、用记录片唤醒根脉乡愁情怀和使命。还有多名专家学者及业界人员参加了主题分享和讨论,会议的最后,天津师范大学孙瑞祥教授做总结发言,对于本次分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
大学生乡村传播论坛是本次会议的亮点之一,参与主持和点评的嘉宾有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韩隽、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旷宗仁、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主任崔磊,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兰州大学、安徽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参与论坛发言。学生们选取多个角度研究乡村传播,研究内容包括:乡村人物、乡村广告、基层治理等,研究形式也各不相同,包括论文、微视频、纪录片等作品。在会议的最后,中国农业大学旷宗仁副教授深入浅出地分析每位发言学生的作品,为作品的升格完善指明了方向。他表示,做好乡村传播需要情怀更需要行动,当代大学生有精神、有能力利用各种手段做好乡村传播,希望更多的有志于乡村的大学生能够关注、参与到乡村传播活动中去。
21日一早,包括西北大学韩隽教授、清华大学刘惠芬教授、河南大学严励教授等在内的20余位老师出发前往湖口县,参访武垦知青小镇,考察农垦文化、共大文化、知青文化。在参观后进行了座谈,老师们根据所见所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针对沿湖(江)县市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华中科技大学的陈少华老师认为,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融合是未来乡村发展的新路径。未来的乡村,正如在现场参观中看到的毛主席的一段话: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在信息化时代,媒介与传播在当代乡村的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村民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次会议围绕乡村传播做出系列探讨和成果分享,做好乡村传播实践和研究将促进我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助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