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Academic Research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学术研究   学术动态   正文 学术动态

学术研究和评价要反对“两个凡是”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8日 点击次数:

现在高校和一些科研机构在评价论文或其它科研成果时,相当普遍地存在着“两个凡是”现象:凡是提交有外国人参加的“国际会议”和有外国人肯定、称赞的论文,水平就一定高;凡是引用了外国人的著作和语录的论文,水平就一定高。

翻 一翻各单位制定的一些考核文件和评奖规定以及对在校大学生论文的要求,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凡是”正在严重地阻碍着我国的学术创新能力的发挥,破坏学术创 新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使得我们学术创新沦为它国学术注解与诠释,创新正在沦为外文的代名词。自从打开中国国门特别是本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这种 以外国人的喜好为评价标准的思维模式在学术界颇为壮观,一时间学人言必称“国际”和“外国人”,似乎只有“国际”和“外国人”才是唯一能代表能力水平的标 准。学界开始变得浮躁起来,考核和奖励标准成了人们学术研究的桎梏。

先 来看看“国际会议”。当今时代,“国际会议”颇多,有在中国内地与国外某一地区或学校召开的会议,也有在周边某国或境外某地召开的会议,只要是会议上有外 国人甚至是中国的港澳台人士,都能称之为“国际会议”。如此“国际会议”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代表真正的国际水准,可能很多组织会议者心里都是明白的。但 是,我们的制度很明确,这样的“国际会议”可以得到经费的资助,参加这样会议的成果能够得到承认。一项学术研究,一项创新成果,能够得到有多个国家人士参 加国际会议的认可,当然是件好事情。中国走要向世界,中国要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要关注世界,当然要重视各种各样的有意义有价值的国际会议。有可能 要多参加或组织这样的会议。但是,如果只是打着“国际会议”的名称,却没有国际的实质,这样的评价还有意义么?更何况,现在外国也有一些机构和人员,想着 法子向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士发邀请,以“国际会议”的名义捞取钱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有必要以此作为考核和奖励的唯一标准么?

再 来看看外国人的评价。我们说中国走向世界,就是要向世界上一切先进、优秀的文化学习,听取外国友人的意见,学习他们的长处。特别是在一些国外经过几百年努 力发展起来的学科领域,我们更是要虚心地向他们请教。这些都是不错的。现在的问题,“凡是”我们的研究成果,都要引用外国人的著作或语录,这就走到事物的 另一面了。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们的影响和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在自然科学领域,或许还是应该多听取外国人的意见。因为一方面 这些学科没有过或少一些文化特性、社会特性,其具有较强的客观现实性,实践、实验与逻辑是最基本的证明方式;另一方面毕竟我国在这方面技不如人(不是全部 领域和所有学科),学习、借鉴、交流属于发展科学技术之必需。但是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里,这些科学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其发展一方面在于 借鉴,更多的则在于根据现实进行有创造性的研究。如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党合作”、“一国两制”,如何学习外国人的经验?研究“唐诗宋词”,研 究“论语诗经”,又如何参阅和借鉴外国人的成果?特别是那些正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事件、问题的研究,又如何去找外国人的现成答案?如果以此作为考核奖励的 制度和标准,将会阻碍和难倒一批又一批的研究人,由此影响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与繁荣,从而影响我国的社会进步和发展。

学术研究和创新是个痛苦的事情,交流当属必要,学习借鉴前人和他人的成果更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当无意义的交流成为评价标准之时,当照抄照搬别人的文献成为时髦之时,它便会让交流成为形式,摘抄文献成为简单的体力劳动(从网上寻找)!霍默·G· 巴尼特在《创新:文化变迁的基础》中说“创新是指在实质上不同于现有形式的任何新思想、新行为或新事物。”如果创新仅靠发表一些外文论文,参加一些“国际 会议”,引用一些外文“学术语录”,不但让学术蒙羞,而且让国家蒙受巨大损失,更让一些踏踏实实进行研究的人变得浮躁,使人们忙忙碌碌、不知所为,成为蝇 营狗苟的“学术油子”。大凡参加过一些真正的国际会议和读过外国人著作的人,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并不是每一个国际会议的水准都很高,更不是每一个外国 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发言水平都高于中国学者。虚心地向世界学习,真诚地向前人和他人学习,永远是我们学术研究和创新的前提。只是希望一切政策的制定者,都要 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让我们的各项制度和政策更有利于中国人才的成长,更有利于中国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