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Center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教务信息   正文 教务信息

新闻学院本科教学深研会:“实验室发展与实验课程创新”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11日 点击次数:

undefined

95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本科教学深研会在学院302会议室召开,本次深研会主题为:实验室发展与实验课程创新。新闻学院党委书记詹健、院长张明新、各个专业系主任以及参与实验课程教学的教师参与会议,会议由副院长李华君主持。

1C7F8

张明新院长指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一直有文工交叉的办学传统,多年来也非常重视实验教学,但是近几年,新媒体业态和技术发展迅速,新闻学院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实验课程学的教学体系和结构,都需要跟上行业最前沿的思想与理念,这样才能培养可以引领时代的传媒人才。实验课程不仅仅局限于校内实验室,在发展学院实验室的同时,学院的社会资源拓展也需要落实,以方便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校外的实验基地。

实验室夏志强主任向各位老师详细介绍了新闻学院实验室当前在管理和物资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设备老旧、规模较小等。夏老师认为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应该配套学院教学课程,否则会存在实验设备不适用或利用率低等多种问题,后期的建设会参考各位老师提出的建议,按照实验课程的要求来进行完善。

老师们主要提出三个大类的问题,一是根据教学需求增添硬件设施,二是实验室对科研创新的辅助,三是实验室的运行管理。


1A2A3

邓秀军教授提出针对摄像课程和编辑课程,希望实验室增设方便进行课堂展示的设备,例如可以在教室连接电脑的摄像机与屏幕,在演播厅设置导播台等。彭松副教授认为学院现在的演播厅场地有限,现有环境也很难让学生感受到节目制作的一个整体性。龚超老师提出学院的实验产品需要更专业,应当与一线的新闻产品接轨,例如电视演播室的硬件设施需要达到电视播出的要求,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实践,对学生以后的专业实习也更有帮助。彭媛老师也认为当下的演播厅场地不足够使用,学生课堂时间分配与分流问题需要解决。

鲍立泉副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是当下的行业趋势,实验室的建设不应当划分专业。除此之外,他建议学院在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加大付费平台与软件等方面的投入。余红教授提出新闻行业现在是专业融合的趋势,现在的技术在兼容,专业界限也日益模糊,实验室分专业建设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她建议把目前新闻传播融合的基础模块提取出来,据此添置可供所有专业共同使用的必要产品。余红教授认为实验室的建设不仅仅要满足教学所需,还要体现学院未来的学科发展方向。学院要培养有创新意识的综合性人才,学院的科研发展离不开实验室的技术支持,因此我们的实验室应当建设需要涉及到时下热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版块,帮助科研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2CEB1

李卫东教授认为将来要培养学生新媒体平台产品的设计与研发的能力,高校要先于业界而不再是研究业界。因此提出学院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化实验能力。学生的培养要落实在工程化实验培养,学院帮助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依托实验室做出真正可以使用的媒体产品与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配备效果监测平台,帮助学生收集用户反馈,为产品效果研究以及产品改进提供科学支撑。

甘世勇老师建议学院建立可以供学生实现信息采集、处理、分发的融媒体平台,让学生在学校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体验到媒介融合下信息传播的完整流程。徐涵老师认为高端实验室的建设可以考虑与政府、企业共建,或者与相关学科共同搭建实验平台,以此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周婷婷老师希望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有限的上课时间过于紧张,不足够让学生熟练的操作与应用,也不方便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

李华君副院长在实验室的管理方面则是着重强调了学生的安全问题。在安全的前提下,学院会全力支持学生,鼓励学生进行实验、创新。

最后詹健书记就老师们提出的建议做出了会议总结,培养实操应用人才是新闻学院目前的培养方向,新闻学院实验室的建设首先要满足教学需要,实验室未来建设的三大基本原则是标准化、多功能化和兼容性。



图片:赵照

文字:赵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