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在学校各部门大力支持下,新闻学院师生克服困难,各司其责,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及时反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强大的凝聚力,坚决打赢“停课不停教不停学”这一攻坚战,确保顺利开课。学院成立工作专班,提前两周筹划各种教学准备工作,老师们积极参与超星学习通平台第一批测试,学院理论课全部按时开课,学工组为每门课配备助教搭建课程群,教务科发布在线课程学习资源库,同学们在接到学院通知后提前进行网络平台测试……虽然无法像往常一样在熟悉的1037号校园相聚,在熟悉的东九西十二教学楼上课,但通过各种在线教学平台,师生们在网络上相遇了,开始了一段崭新的在线学习历程。
张昆:停学不停课,隔屏不隔心
张昆教授主讲的《外国新闻传播史》是面向新闻专业的四个班级,人数较多。为确保同学们顺利学习,该课综合使用了超星、爱课程和QQ群等平台,提前发放学习材料,留足预习时间;授课环节分为知识解读、答疑互动、话题分享和课后思考四个环节。其中,在答疑互动和话题分享两大环节中,同学们表现积极,你来我往,分享见闻思悟,可谓是在此特殊时期“停学不停课,隔屏不隔心”的真实映照。在授课过程中,张昆教授注重学生对社会时事的分析和引导,同学们参与感较强,反映良好。与此同时,结合授课的反馈,张昆教授也提出了几点思考:“第一,大学教育的历史告诉我们,大学的课程教学,应该以面授为主,面授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能够促成教学相长,其优势是网络教学无法替代的;第二,网络教学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平台,老师们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学生自身的特点,灵活的选择网络教学平台;第三,要充分的利用时间和空间,部分课程按照教学计划利用网络,照常开设;部分课程在时间上可以顺延,待新冠肺炎疫情平息,再加快频率补上。这样就可以合理完成教学计划。”
张昆教授《外国新闻传播史》网络授课
牛静:尊重同学情感需求,让他们深度参与在线课堂
牛静教授主讲的《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课程是全年级的大课,有190多人,如何更有效的让大家通过网络积极参与课程教学?这是一个挑战,牛静教授在接到学校网络授课的通知后,便开始在熟悉各种网络上课方法,确定三种在线教学方式(录播、学习通、QQ群)综合使用。开课一周前,牛静教授便在QQ群中和学生不停联系,确保大家都可以准时在线,同时也告诉大家如何保持课堂秩序。在开课前向学生发出授课安排:“1.在群里提问,然后会@某位同学,这位同学需要在群里回答。2.学生需要看录屏,在群里交流。3.按课表时间来上课,跟着教学的步骤来。”
为进一步活跃网络授课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牛静教授将授课过程设置为“学习通话题的反馈环节、录屏观看环节、录屏视频中知识点的解释环节、听微信公号上相关文章的语音环节、阅读讨论新闻报道环节、查询相关研究者论文环节”等六个环节,从而使课堂内容丰富多样。当两节课结束时,同学们的反馈超出了意料,他们很喜欢这种多样在线教学工具相融合、通过屏幕连接同学和老师的教学方式。一位同学开心地发朋友圈说:“感觉大家上课空前认真和投入”,“太奇妙了,头一次感觉到很热闹,大家一起参与和讨论的课堂”,还有同学表示“自己很想在课堂群里发言,感觉大家的表达欲都被调动起来了”。看到同学们积极反馈,牛静教授谈到:“当学生拿着手机,听着老师发来的语音,看着老师发来的一句句提示,他们可能会有一种老师在和自己交流的感觉,这种感觉不同于现实中的课堂,毕竟现实中的课堂是老师对着整个教室的同学在讲。可见,尊重同学情感需求、让他们深度参与课堂,是线上和线下教学都需要重视的。”
牛静教授《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网络授课
彭媛:特殊时期,也要为同学们讲好每一堂课
彭媛老师主讲的《播音创作与表达》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彭媛老师是一个从小吃着热干面长大的武汉姑娘。疫情爆发时,她身为医生的老公就作为第一批“战士”被抽调到了“前线”,并跟彭老师说:“危难当前,我不能逃避自己该负的责任”。这句话,也点醒了彭老师:作为一名老师,在这样的灾难面前,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当得知开学第一周进行在线教学时,彭老师第一时间在家搭建起了临时直播间,居家隔离的同时,坚持备课,熟悉线上操作软件。为了同学们在网络上能听得明白,看得清楚,彭媛老师反复调试录频软件,努力保证吐字清晰度和声音的韵律感。为了落实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彭老师利用学习通平台及时增添了章节测试与案例讨论的内容。一节45分钟的课程,至少要准备4个小时,熬夜到凌晨3、4点变成了这几日的常态。但当完成课程后,看着同学们在评论区说“明白了”、“谢谢老师”,彭老师也深感欣慰,便觉得一切都值了。彭老师说:“正是家人的言行和教师的使命感激励着我的坚持,特殊时期,也要为同学们讲好每一堂课!”
彭媛老师《播音创作与表达》网络授课
王然:每一个人都在坚守着自己的战斗岗位
王然老师是去年学院刚引进的一名青年教师,主讲《计算广告学》课程,这门课是一门学院新开的课程,体现文工交叉的课程特点。在得知武汉即将封城的消息后,王然老师跟爱人便第一时间从老家赶回武汉,因为新学期两门新课的课程资料和电子资源都在武汉。为了准备《计算广告学》这门在全国范围内都算得上是“新玩意儿”的课程,既上淘宝,下京东,网罗万象,也“冒险”去学校取过资料,因为三年的教学经验告诉他,一个老师,一门课程也许只是大多学生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但也可能会决定其中一些学生的未来高度。当学校做出“停学不停课”的决定时,王然老师知道网络教学将会是开课时的首选。但理工科出身的他也清楚,届时高并发的视频应用极可能会对网络带宽和硬件服务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在积极学习学校和学院的各种在线教学工具时,他也在不断摸索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工具,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尽量可能的减少网络负载,也能满足网络资源较弱条件下学生的学习需求。王然老师说:“大敌当前,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勠力同心。每一个人都在坚守着自己的战斗岗位,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更没有理由害怕和退缩。”
王然老师《计算广告学》网络授课
同学们的学习反馈:认真参与、有效互动,体验不一样的课堂氛围
新闻学院2019级宋荣君同学网络学习
第一天的在线学习,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互动,按时听课率近99%。新闻学院2019级宋荣君同学谈到自己的学习体会时,感触良多。2.17日,是网课开始的第一天,但却不是她准备的第一天。早在一周前,她便接到了各类通知,既有课程的安排,也有各类科目网课平台的种类和使用。同时,也在学院的细致安排下,进入学科班群或院群,和老师们进行课前的沟通。早上七点五十在外国新闻传播史院群内扣一签到,这便是她网课体验的开始。宋荣君同学说:“虽然没能和老师以及同学好友聚在东九楼的教室上课,却仍旧能隔着屏幕感受到大家的认真。一方面,老师对ppt内容的详细讲解,对同学们疑惑问题的挨个耐心解答。另一方面,老师从新闻视角出发引导大家关注社会时事,也使我深深感受到周边同学,作为新闻学习者肩上的责任感和独到的见解。虽然无法面对面交谈,大家的互动却似乎比往常更加频繁,在某些环节也会相互探讨甚至偶尔交锋。文字的表达相对于口头,在某种程度上更具有逻辑性。但由于打字交流相对较慢,以及部分平台的不稳定性(如闪退),也为互动和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新闻学院2019级余桂同学网络学习
新闻学院2019级余桂同学认为:“网上授课形式对于课堂互动更多,互动参与人数更多,频率更大,学生更加敢于在网上课堂畅所欲言,观看教授视频结合课件提出问题,参与讨论,不同的意见得以交汇融合。比如哲学课上就相关哲学家的观点讨论哲学的两大论,观点新鲜丰富,能启发思维,有所补益。外国新闻史课堂上学习不局限在新闻史内容,结合当下热点关注新闻媒体报道的内容真实等问题,大家就有关疫情的媒体报道发表自己对热点的关注和看法。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把握新闻。老师循循善诱,激发学习兴趣,耐心解答问题,即使问题繁多也不厌其烦。当然在课堂提问方面,还需要规范学习群内讨论,使更加有序。同时便于老师有效补充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新闻学院2018级杨慕涵同学网络学习
新闻学院2018级杨慕涵同学谈到自己的学习体会时说:“今天是大二下学期第一天,但是和往常不同的是今年我们在家上课。网课作为一个新形式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在开课前一周老师和助教学姐就开始建群,确定开课方式。我们的第一节网课是牛静老师的《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牛静老师采取的网课方式非常特别,老师提前录好课,但是录课的内容只是课堂的一部分,老师还会提前几天把讨论题目发到学习通上让我们回答。课上老师发语音来授课,由于我们专业的原因,老师中间会发一些新闻报道的链接让我们阅读,阅读之后在群里互动。牛静老师上课特别耐心认真,利用语音把课堂内容串了起来,也把我们两个班的同学串了起来。相较于平时上课,网课激发了我们的表达欲,我们通过网络课堂把我们对于新闻报道等课堂内容的理解和看法表达出来,我们与老师通过网络进行了良好的互动。牛静老师的课只是我们的第一堂网课,我们的其他老师也都特别认真热情,我们也能通过这个不一般的上课方式感受到老师们的可爱与有趣。”
新闻学院2018级王亦璇同学网络学习
新闻学院2018级王亦璇同学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时,认为:“第一次通过在线课堂的方式参与大学课堂的学习,这对于老师和同学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比如我们在开学第一天和学习通一起崩溃幸好开学第一节课上课的牛静老师提前预料到这个问题,准备了备选方案,使用QQ群,才保障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以及普遍存在的,没有带专业书籍回家的问题,但是可以通过申请学校的VPN使用数据库解决。李华君老师细心整理了网络各个平台上各大高校的网络在线课程,分类明确一目了然。虽然上学方式变了,但是同学们都积极又热情的参与学习,课上积极参与互动,课后继续讨论,遇到不便或者问题也能及时反馈。而且我观察发现,同学们普遍觉得新奇,充满着探索欲望和学习热情。特殊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每位老师都非常敬业又用心:陈薇老师、甘世勇老师在开学前一周左右开展小范围的试课来了解同学们的听课感受和建议;于婷婷老师了解平台学生端的使用细节和平台交互设计;刘杰老师担心我们没有带书回家,提前帮助我们找到电子书资料上传分享;担心使用高峰平台拥堵于是提前开放课程资料方便我们学习;每位老师都在自己的课堂跨屏互动,利用学习通、QQ群、百度云等平台联动,为我们提供专业学习的PlanA、planB······课堂互动方面,网课互动当然不如正常的课堂互动那么舒畅,会有延迟的不便,如果直播课没有一个确定的参与互动的顺序,容易发生抢麦。线上课堂,对老师和我们来说,都是新的事物,最开始的不适应很正常,我们都在克服困难。但是机遇与困难并存,线上教学是我们获取资源更加方便,这次网课也给我们了一个更深入的视角去理解媒介、理解新媒体、理解直播平台。”
开课第一天,有惊喜、有意外、有感动,师生同心,共克时艰,随着网络授课的不断进行,根据师生的教学体验,这种教学模式会在不断探索中不断完善。当然,网络授课只是在当下特殊时期的特殊教学模式,我们更加期待春暖花开,师生相聚喻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