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要闻 > 正文

我院赴缅甸暑期社会实践队荣获全国十佳队伍称号

发布时间:2020-03-27 作者: 浏览次数:

在团中央组织的“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2019年全国大学生“一带一路”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中,我院徐明华老师、王一凡老师带领着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在内的14名学生组成的赴缅甸暑期社会实践队突破重围,获得全国十佳队伍的称号,同时,我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增强学生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我院成立赴缅甸暑期社会实践队(下称实践队),前往”一带一路“重要交汇点—缅甸仰光开展实践,队伍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也让每一位成员感到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说到获奖,徐老师自信地答道:“我们确实做了干货,不是走马观花的,我们做了很多东西,所以我相信团中央把我们评成十佳团队是有理由的。


1D270

                                                            

(图为实践队出发合影)









点击此处了解实践队具体成员


※创新团队,用心出行

一个实践团队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推力是整个团队的和谐高效。


赴缅甸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队伍结构上进行了创新,由老师带领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在内的学生,组成一支集教师学术交流硕博田野调研本科媒体实习目标于一体的国际交流实践队伍。这是和其他暑期实践队伍最不同的地方。


“那它这个不同有什么好处呢,如果是纯本科生团队出去,那它就可能更多的体验和了解当地的风俗为主,但硕士和博士又让队伍有一点科研性质在里面,他们会以更深层次的角度看问题。这就像一个三明治一样,我们有底层的采访,又有中层的调研报告,再高一层面有老师去签署一些战略协议,把这个框架打起来,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个团队互相激发、互相影响,低中高三个层次建立得非常完整。”徐明华老师介绍道。


这样的优势大大提高了团队的效率,在同样的时间成本上有更多样的成果产出,并且让本硕博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


“我觉得在实践过程中能很强烈地感受到两位博士学姐在研究上的严谨,还有付出的努力,尤其是我作为研究生也作为她们学妹,这种感觉真的很强烈。”实践队的学生总领队江可凡感叹道。


徐明华老师对此也赞不绝口:“那些硕士和博士同学都很棒,他们每天写报告给我看,我帮他们改,确实写得很有思想。”


“对于我们本科生来说,还不太知道怎么来深度进行一个社会实践,我们可能理解的比较表层。研究生和博士生掌握的研究方法比我们多,她们更有经验且更能把握好资源,比如带着我们找更符合研究角度的对象去进行针对性的采访,教我们怎么在采访过程中深入挖掘问题。我觉得这些都是单纯的本科队伍做不到的。而且相比老师教学,硕博生传授的一些方法和知识更容易让本科生理解和接受。”实践队本科生领队赖绪鹏分享道。


“本科生的认识视角比较新颖,他们深入到市民生活中,去探索当地美食、中缅年轻人都很喜欢的影视剧、华人生活情况等,比较年轻化,有助于我们从多个视角,对缅甸这样一个重要而又不够了解的邻国,进行多元化的认识。”博士生彭肇一评价道。



硕博生带动本科生,提高本科生的研究和实践能力;本科生用活跃的思维激发队伍的活力和创造力。队伍结构上的先天优势让实践队整体上层次清晰、目标明确,细节处每个团队成员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做好团队运行上的一颗螺丝钉。


不论是出发前还是实践过程中,队伍都做了很详细的分工。赖绪鹏在采访中提到,这是院里第一支海外实践队伍,海外实践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这次实践能够高质量顺利完成,很大一个原因是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且在缅甸的时候,所有同学都尽职尽责地完成分配到自己的任务。团队仔细划分出安全员、财务管理员、成果验收员、宣传员以及进行宣传稿撰写安排,各个小组内部也有自己的分工,有的统筹、约采访对象、有的准备采访问题、还有的拍摄、采访、视频剪辑等,各补所长。



DE46E

                                 

(图为实践队每日发布在公众号上的调研日志)

     

正是这些详细的安排与成员们极强的行动力,即使经历了一天的奔波,他们仍能每天及时将调研进展生动地呈现在公众号中。


还有成员很用心地调查了当地的习俗,比如笼基(一种纱笼式的下装),是当地的传统服饰。本次实践有很多采访任务,要与当地人民深入接触,为了融入当地,实践队成员们人手一条笼基,并配上一双拖鞋。


F1E41

(图为实践队成员身着“笼基”,融入缅甸的街头)

带着用心的准备,收拾好行囊来到仰光,当拖鞋与潮湿的街头碰撞出踢踏的声响,当细密的水汽彻底渗入心底,实践队才真正踏上了这片土地。

※用心相连,聆听“佛音”

“真的亲自踏上那片热土,一个人走一走,去街头看看那里的妈妈和孩子、和我们同龄的人,他们在做什么,当地人的那种淳朴会让你很有感悟。”赖旭鹏的思绪回到了那个夏天。


围绕“一带一路”的专项主题,实践队的成员们在出发前就对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做了前期的了解。为了更好地了解体悟“一带一路”的主题,实践队在情况的变化中和一路的感受中不断调整深入选题,最后找到合适的切口进行实践调研。硕博组以田野调研的方式探寻“缅甸政商精英眼中的中缅关系新架构”、“在缅中资企业形象”以及“仰光地区孔子课堂传播现状”,本科组以媒体实习的方式走访当地了解“中缅影视文化交流”、“缅甸饮食文化”以及“在缅华人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通过这六组小切口,实践队深入群众展开实地调研。








点击此处了解更多关于缅甸政商精英眼中的中缅关系新架构







         6B0FA

                                

                     (图为访谈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联合秘书长Khin Maung Lynn



在“在缅中资企业形象”的主题下,硕博组走访了仰光地区的中国媒体与缅甸媒体,中国商会与中资企业以及缅甸议员、学者、民众等不同群体,调研后发现由于历史上在中缅两国边境民众通商初期,中国商品给缅甸人民留下了“残次品”的印象,这种印象在缅甸一些刚刚开放的地区仍然存在。


也许是受佛教文化的影响,相比中国人的勤奋上进,缅甸人仿佛更喜欢保持现状,面对这种差异,中国企业家初来缅甸的时候往往无法很好地理解适应缅甸人民的“佛系”心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操之过急的失败案例。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中缅合作逐年密切,中资企业逐渐在交流中体会到了在缅甸经商就要适应当地,要多一些缅甸人的“佛系”,其中华为等企业慢慢摸索到提升企业形象、更好服务当地民众的为商之道。未来,中缅双方仍需要相互尊重,寻找新机遇。


点击此处了解更多关于“在缅中资企业形象”

6D569


                                 

                                          (图为走访缅甸中国企业商会)

为探寻“仰光地区孔子课堂传播现状”,硕博组走访了唐人街福星孔子课堂和东方孔子课堂,一个很意想不到的感受是,本来以为孔子学院这样的组织在当地会有一定影响力,但是去了之后才发现,中文在当地其实是夹缝中生存的状态。在缅甸,语言教育以缅文和英语为主,中文不能作为正式教学项目,只能以课外培训的名义或在私立学校推行。


事实上,这个受限的局面也暗示了当地中文教育的发展空间,中缅两国的人才需求还有很大缺口,“汉语+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新模式越来越被民众接受,他们也想通过此模式来分享一带一路的成果。让人感动的是很多中国过去的志愿者老师都很无私,有的已经在当地支教了四五年。他们说如果他们走了,那这边想学中文的小孩怎么办,这种纯粹与真挚让人动容。


《圣经·旧约·创世纪》中指出了不同语言导致了多元文明,但也带来了无尽的分歧和矛盾。“重建巴别塔”,通过语言的对话让文明交流起来,在聆听中理解,在理解中找到共同的呼吸和相连的民心,这不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吗?










点击此处了解更多关于“仰光地区孔子课堂传播现状”


471D8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东方孔子课堂院长合影)


本科生小组进入缅甸当地重要媒体Mizzima进行实习,在实习中对“中缅影视文化交流”、“缅甸饮食文化”以及“在缅华人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这三个主题进行了探索。


以“中缅影视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小组深入缅甸年轻人群体进行采访调查,发现中国一些电视剧在缅甸的火爆程度超出了他们的预期,缅甸当地有非常庞大的粉丝群体,他们对中国的影视剧、歌曲信手拈来,年轻人在文化上的共通性让人看到了未来两国更为密切交流的可能。















点击此处了解本科生小组成果(阶段一

点击此处了解本科生小组成果(阶段二)


  点击此处了解本科生小组成果汇报

20BDE







                                      (图为小组探寻缅甸地道美食)



   以“缅甸饮食文化”为主题的小组探寻在缅甸街头,与当地人民关于饮食进行探讨与交流,途中还有热情的缅甸人民愿作向导,带领小组寻找地道美食,最后,小组将缅甸的美食及探寻过程编写成歌,并形成了一系列文字报道和视频作品《舌尖上的缅甸》,受到了实习单位Mizzima责任编辑的好评。

   以“在缅华人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的小组开始时陷入了对选题的迷茫,相比其他两个小组,这组的选题似乎更大、更难下手,在实习单位Mizzima团队的建议下,他们去往当地的学校采访,有的华人学生家里从爷爷那一代就来到了缅甸,这些学生生在缅甸、长在缅甸,但是他们的家庭非常注重传承中华文化,学中文、过传统节日,有的华人学生家庭已经丢掉中国习俗,完完全全融入缅甸当地的文化。这样的差异让小组从汉语言传承这个更小的切入点去看华人在缅甸的发展情况,了解当今环境下两个民族是怎样交融的。

        

9FC84

(图为小组成员与在缅华人合影)


   

在没有踏上这片土地之前,实践队成员们都没有想到,缅甸人民对中国的了解远远超出大部分中国人对他们的了解,他们的媒体经常报道中国,他们经常看中国的电视剧、听中国的歌,用中国的手机,他们对人态度友好,平和善良。


“在路边有小朋友还有抱着孩子的妈妈,他们的皮肤晒得很黑,但是他们的眼睛很亮,眼神非常真,我拍他们,他们就很自然地笑了。我还拍了一个在路边卖煎饼果子、跟我们年龄相仿的小哥,面对镜头他很害羞,但当我真诚询问他能否拍照片记录一下时,他很配合很开心地展示他做的东西。那里的人非常淳朴,虽然我们是两个国家的人,但是能感受到彼此的真诚,即使是与陌生人的互动也让人非常的有信任感。”赖绪鹏深有感触,“当地人信奉佛教,他们看似做事比较慢,很‘佛系’,但他们的 ‘佛系’不是我们国内网络舆论上所说的那种不太主动、不太乐观向上的佛系,他们那种真正的佛系是以平常心对待任何事情,在做事情时也带着微笑,甚至很多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都很温和很暖心,确实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语言和文化不是隔阂,中缅人民本就同是人类中的一份子,本就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共同呼吸,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让人知道我们本就相连。


去到当地了解缅甸人民的真实情况与想法,用心聆听缅甸人民和在缅华人的心声,实践队成员们在切身体会的方式中加深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了解、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


“在到缅甸当地之前,‘一带一路‘就是一个宏大的倡议,等到你到了实地,去深入采访,了解‘一带一路’倡议在缅甸的具体落实情况,你就会发现它不单纯只是一个很宏大的倡议,你能感受到每一项举措在落实的过程中有很多人在为之做出巨大的努力,其中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江可凡感慨道,“这种强烈的感觉在调研中深化,慢慢地让你的认识更加清晰,认知更加强烈。”


赖绪鹏也有这样的感慨:“我觉得其实在网络上获取的一些资料,或者听说的一些消息都不足以让人信服,只有去到当地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这些信息才是最准确的,中国很多企业在缅甸开店开厂,一路上都能在街边看到像华为、小米这类的店,我们住处的楼下还开有一家蜜雪冰城,那成为了我们每晚回来后必吃的东西,这些也是‘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吧。我们看过很多资料,但只有我们自己实地过去,在那么热的天喝下一杯蜜雪冰城,才尤其真实深刻地感受到这种喜悦。”


也是这种实地的探索调研,让实践队成员们从细小处看到“一带一路“倡议在文化的交流与倾听中,正努力地朝着中缅两国人民的愿景落在实处。




                    831D8


                                    

                       (图为街头一家华为店面)







※建立沟通,长久相连

“我们是真的有情感的,大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中到华科的一些人文关怀的建设,小到老百姓之间的情感交流,我觉得都能很充分地体现在这次暑期实践的团队当中。”徐明华老师强调了这次实践过程中中缅双方的真情沟通。

以前学生的社会实践多注重与欧美国家的交流,这次也是一个契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选择东南亚国家建立联系,也是切合了习总书记的理念,向周边国家传达和谐共赢的共同愿景。

此次出行,徐明华老师代表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与缅甸的学校、媒体签署战略协议,初步搭建了未来双方长期交流合作的框架。





     下图为徐明华老师代表学院与缅甸著名媒体集团Mizzima签署合作意向书,双方就未来的学生实习计划、师生交流等活动达成一致。




B5808





下图为徐明华老师代表学院与NMDC(缅甸国家管理学院)大学校长Tin Tin Htwe女士在会议厅签署合作意向书。该意向书旨在建立双方院校学术教育交流的桥梁,为今后的长期深度合作奠定基础,促进双方新闻传播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901BB


采访的最后,徐明华老师总结道:“我们很巧啊,今年正好是中缅建交70周年,主题切合了国际和国家的大政策、大环境,而且我们确实做了干货,不是走马观花的,我们做了很多东西,所以我相信团中央把我们评成十佳团队是有理由的。”


“当然不管去哪个国家,政治、宗教、文化都会是隔阂,但是这些隔阂不足以阻拦我们彼此之间的交流,我们就在想到底为什么我们两国人民能够那么友善就像朋友一样相处,最后发现其实就是习总书记所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都是彼此相息的,缅甸好中国好,中国好缅甸也好,这背后就体现着一种和谐的人类观,人类的命运都是绑定在一起的和谐发展观。”



采访:宋荣君、王亦心

文字:王亦心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东六楼

联系电话:027-87543520 87544547

邮编:430074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