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2014年传播学研究方法沙龙(90)

发布时间:2014-05-29 作者: 浏览次数:

主持人:李贞芳


主题:  公共关系调研与评估


时间:  14:30-17:00pm


(2014年5月30日星期五)


地点  东九 A302


 


研究方法小知识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吴昊 编写


“话语”不但是一个被诸多不同学科广泛使用的术语,而现如今俨然成为一个流行语,频频为人们挂在口边、并见诸报端。如“王老吉加多宝争夺话语权”等等。实际上诸如“话语权”一类的问题是源于早期的先哲们,如福柯等在对话语分析的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权力问题。


要理解话语,或者话语分析,首先我们可以假想一个没有“话语”的世界:没有语言,没有对话,没有文字,甚至没有符号。这十分难以想象,因为你会发现其实我们对这个世界以及对自己的所有的认知都是基于“话语”之上的。詹姆斯·保罗说出了这个真理,即话语实际上建构了世界的意义。包括行为,身份,相互关系,特定场景等等。因此“社会现实的产生及其使之真实是通过话语,没有指向赋予社会互动以意义的话语,社会互动就不可能被充分理解。而话语分析任务就是探讨话语与真实之间的关系”。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请看下面这几句话:


1.吴昊,你是不是要出去?


2.吴昊要出去了。


3.吴昊,出去!


4.如果吴昊出去,我就出去。


这四句话可能的意味非常不同。第一句也许是因为王琴学姐坐在了门口挡着了门,而她看到我收拾了桌子,就友好的问我是不是要出去,以便给我让开位子。当然还可能是别的情景,但是无疑,这是一个疑问。而且,提问者和当事人要不要出去这个事情是有某种联系的。而第二句呢,是一个陈述句,表达了事实,也暗示了开始时吴昊在“里面”。第三句显然可能是因为吴昊的作业没做好,李老师生气了,气急败坏的要我出去。我的意思是,这句话表达的显然是一种命令、强制。暗示的关系则是上下的,尊卑的,或者权利级别的。而感叹号则加强了这种强制或者隐含的愤怒的语气。而最后一句呢,则表明了说话者和吴昊休戚与共的关系,当然,可能是让步,也可能是威胁。但很显然传达的意思和上面几句很是不同。


前面的1.2.3.4,就是话语(当然,话语不只是包括这样的文字,还有更广泛的符号等等),而下面一坨解释,就是我十分粗糙和不规范的话语分析的尝试。


而规范的话语分析则要求更为严格。和任何一个研究一样,我们的方法选择依赖于我们的研究目的,我们要用话语分析什么?是权力关系,特定情境?还是人们的身份?话语的建构功能是多样的,而我们在进行话语分析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针对自己的研究目的,将话语还原为我们想要的真实。当然,话语多大程度能被还原成真实?“真实”实际上非常宏大和复杂,就算通过话语分析,我们也只能在某一些面上还原它。而如果要问如何才能将话语还原为真实,那么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这个研究方法的透彻掌握和研究人员自己的研究功底了。呵~“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最后一句,话语分析和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是有所区别的哟~


若知后续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东六楼

联系电话:027-87543520 87544547

邮编:430074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