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要闻 > 正文

聆听大师声音,享受学术盛宴国际化课堂走进华中大

发布时间:2010-10-11 作者: 浏览次数:

       为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我校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国际化程度,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际化课程,今年10月8日我校“985三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研究生课程国际化建设”正式启动。
本项目计划每年邀请150名国内外知名大学教授来我校工作10个工作日及以上,主讲一门16个学时以上的研究生专业课程或等量系列的专业讲座,或进行研究生学业指导。这标志着我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个创新。
       “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项目”的创新点在哪里?具体操作过程是怎样?最终的价值究竟有多大?也许只有和国际化课程进行了零接触的学生和老师们才有切身的体会和感受。
       学生眼中的国际化课程
       近 期,新闻学院的研究生们翘首企盼的国际大师、传播学专家祝建华老师终于和同学们见面了。在为期三天的授课时间里,祝老师采用全英文的教学课件为新闻学院学 生讲授了multivariate analysis for new media research、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orrelation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等目前 国际上传播学的前沿研究。该国际课程得到了除新闻学院以外的校内其他院系甚至是国内其他高校师生的青睐。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系主任廖圣清教授以及深 圳大学的一些老师也慕名前来聆听祝教授的授课,三天的课程每一次都座无虚席。
       和 新闻学院一样,我校其他院系也邀请了或即将邀请一些国际大师来校授课。近期,几乎每个院系都奉献着一幕幕学术“大餐”。但这些课程是如同一场热闹的舞台剧 一样灯熄散场,还是学生们会认真地去对待这一难得的机会,并从中汲取到营养品为己所用?记者记录下了那些感受了和即将感受国际课程的学生们的心声。
       满心期待  积极参与
       外 语学院研一的张同学告诉记者,最近外国语学院即将邀请德国哥廷根大学德语系比较文学中心终身教授Heinrich Detering博士来我校授课,张同 学对此满是期待。当听说著名的传播学大师祝建华老师于11月25日来新闻学院授课时,他也异常激动,并决定到时候去感受一下这位传播学大师的风采。机械学 院研一的李同学说,身边的同学对这些国际化课程很是期待,它们可以让自己感受到不同学术环境下的教学差异,拓展自己的研究思路,还有机会接触到国际前沿的 研究课题等等。
       在 新闻学院的国际化课堂上,记者发现了几个来自武汉大学博士生。其中一位姓夏的同学告诉记者,她是博一的研究生,前个星期从其导师口中得知祝建华教授要在华 中大开课。这种国际大师能见一面已是三生有幸,更别提能零距离的听他讲课。于是,她每天都提前几个小时从武大赶来,唯恐没有座位。在听课后,她自觉收获很 大,不虚此行。得知12月份澳门科技大学彭泰权教授还将过来授课,她立即决定还会过来听课。
       知识脱节  忧心忡忡
       听 过国际化课程的同学并不都是皆大欢喜,而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部分同学由原来的满心期待变为最后的忧心忡忡。在大多数同学都表示收获很大、对这种课程给予自 身学习和科研很大帮助的同时,少数人也表示,大师讲的内容和自己以前的知识体系脱节,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他们还表示短时间的国际化课程可能只是让他们感受 到了国际化的气息,却无法真正地解决现存的问题、真正地被我们接受、吸收。
       新 闻学院研一的李同学说,祝建华教授带来的传播统计学课程,以统计学原理为基础,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现代传播学的前沿课题进行研究,这一课程不同于以往的专 业课。由于本科阶段自己没有接触过传播统计学,再加之数学基础不好,听起课来就比较吃力。在讲课的过程中,大师们都站在国际的视野,同时也高估了我们的能 力,自己听课时,明显感觉到知识脱节。李同学还笑说,这次最大的收获就是收获了“打击”——对专业知识基础的打击,同时也认清了自己基础知识的欠缺。武大 博一的夏同学也表示,祝老师的课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比较适合博士生。要是两年前,还在读硕的她也可能知之甚少。
走进真正的国际化课程  与国际接轨的快班车
       在 去年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上,校长李培根谈到,作为一所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 的大学,我们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思考教育改革的问题,思考我校为中华崛起和国家的发展要作出什么样的贡献,同时也要站在学校自身的立场上思考学校应如何发 展。但我校未来的目标是明确的,对自己的定位也是清晰的——建设中国的一流大学甚至是未来几十年后世界一流的大学。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关于“加快推进创 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的指示更是给包括我校在内的全国重点大学提出了新的目标。
       要 实现“世界一流”这一目标,首先要有一流的学术和一流的人才。固步自封是不行的,闭门造车更不可取。海纳百川地接受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与国际接轨才是最 佳的道路与途径。我校目前正处于由大变强的战略转型期,人才培养由原来的“规模发展”向“质量提高”转变。研究生教育着力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探索培养出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的人才的模式。
       我 校研究生院培养处副处长任学梅介绍,人才培养一直是我校各项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是我校未来几年向世界一流大学奋斗的核心任务之一。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生国际化课程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众多国际知名学者将国际学术前 沿课程直接引入我校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将让学生们开阔学术视野,了解国际学术前沿成果、把握学术研究的最新方向,这也是国际化课程的最大特色。
       “走出去”更要“请进来”
       选 择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怎样让学生接受最优良的学术资源,一直以来就是我校发展中最为关注,也是花费心血最多的方面。“‘走出去’更要‘引进来’”任处 长如是说,“我们学校也尝试了通过青年老师的培训、国际交换生等项目来使我们的老师、学生走出去,接受国际学术的熏陶,从而开阔国际视野。在培养具有国际 竞争力的人才上,这种模式必不可少,但是‘走出去’毕竟成本太高,受益面很有限。而国际化课程将国际大师‘请进来’,利用有限的资源使更多的学生受益,提 高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
任 处长介绍,研究生培养包括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两大部分。国际一流大学都比较注重课程教学这一部分,很多世界级科学家都在课程教学的课堂上。课程教学是拓宽 基础、开阔眼界的重要环节,没有高水平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国际化课程项目是以研究生课程国际化建设为起点,通过引入国际化的教 学资源,国际化的教育标准,更新我校的教育理念,改造、改进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推动培养模式的创新,使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国际水平。“为了让学生们从这 些学术大师身上汲取到充分的养分,我们没有以个别学术讲座的形式而采取课程教学的方式。希望学生们在课堂和大师们互动、答疑、思想碰撞,产生理念和灵 感。”
       大投资,严把关
       截 止目前,我校共有31个学院成功申请国际化课程。今年预计共邀请到国内外知名学者148位。这些学者中,有72位来自欧美、20位来自亚洲、56位来自国 内著名高校。任处长谈到,国际课程项目能成功启动得益于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学校从国家“985”工程三期专项拨款中专门拿出共2100万的专款用于研 究生培养工作。
       研究生院从9月份开始筹划项目,10月份启动,整个过程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查和评审。据我校研究生网站消息,本建设项目每年申报一次,各院(系、所)根据本单 位课程体系国际化建设需要,组织研究生任课教师积极申报,可以成组或团队邀请。申请教师填写相关材料,后由研究生院组织专家分学科对各院(系、所)推荐课 程建设材料进行评审,择优资助。
       任 处长说,国际化课程项目设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最终的效果是否会如预期,还必须通过对这个课程进行有效的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估。学校有专门的课程评估小组对 每门课程进行评估,同时通过学生调查问卷的形式,从教学方式、课程任务等多方面来了解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对该课程的反映。
国际化课程的前景
       针 对部分听过国际化课程的同学提出的困难,记者深入了解了大家对国际化课程以及研究生培养项目的建议,聆听了他们心中理想的国际化课程和培养模式。大部分同 学表示仍然十分欢迎这类课程,对于知识的脱节,他们会更多从自身出发,更加努力,夯实专业基础,以便今后更顺畅地接受专业前沿的研究课程。他们建议学校可 以增加一些短期的交换培养项目、扩大交换培养的范围,给更多的同学提供机会。还有人提议可以完整地引进一些国际化课程,这样就能解决短期内的交流造成的基 础不足、学习不深入等问题。
此 次新闻学院国际化课程项目的负责老师谈及该课程时表示,国际化课程对于开拓学生眼界,认清自身不足,明确发展方向,并与国际接轨等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具体到新闻学院而言,邀请的两位国际大师主讲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不可否认,目前我校的国际化课程才刚起步,处于不成熟的 状态,但发展空间和发展意义都很大。以后还可以尝试以国际化课程带动学术交流,建立校际合作模式,如交换生、联合培养等等。这是国际化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方 向,也是国际化课程的潜在价值。
在 谈到国际化课程项目对我校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和该项目的运作前景时,任处长说,在我国传统的研究生教学培养模式中,任课老师的变动会引起相应的课程变化、 导师的科研项目以及指导风格等因素的变化,从而导致研究生的培养上的差异,这些变化对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利。因此,要实现我校研究生课程体系科学化、培 养模式国际化,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任学梅副处长说,在今年的国际化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未来三年,除了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外,我校还将进一步开展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工作,进而形成华中大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更多各行业的领军人才。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东六楼

联系电话:027-87543520 87544547

邮编:430074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