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2012年中国首届网络民主与社会管理创新高层论坛11月10日在我校举办。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此次论坛主题为“网络•民主•创新”,分为主题报告和专题论坛两部分。
上午,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荆学民,暨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天策,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虞崇胜,我校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昆四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或教育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以及我校公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国华,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总编辑阎思甜,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我校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红分别作了主题演讲。我校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先红主持。
当天下午,来自暨南大学、西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以及我校的专家学者、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参加了专题论坛。
荆学民在其主题报告中指出,政府拥有政治自信比构建新政治观更为重要。在政治认识上,要区分政党政治与政府行政,给社会民众的政治想象留下空间,给社会民众对政党政治的认同、反思乃至检讨留下余地,给社会民众的政治情绪发泄留下场域,给政府的行政改革与政党的政治思想、政治操作留下缓冲地带。他建议,政府应该放权给社会,以构建良好的政治话语体系。
董天策在其研究中指出,从网络民主的视阈看,网络集群行为正在有力地推进当代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公民社会建构。同时,众多网络集群行为中也存在各种问题,譬如网络谣言、商业炒作、民粹主义乃至于社会对抗行动等。他认为,问题的解决之道是要突破刚性维稳的思维方式,转换成探讨民主协商式的“公共治理”理念与举措,从而最终推进当代中国的社会管理创新。
虞崇胜提出,在社会转型期,对网络舆情的有效治理关乎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关乎国家政治体系安全。大力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加速信息传播,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提供物质基础;创造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可以增强国家合法性认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推进网络舆情治理机制创新,可以推进公民社会成长,进一步维护政治制度安全;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的监督作用,可以推进执政党建设,提升执政党执政安全;创新网络舆情治理手段,可以拓展政治参与渠道,提升网络文明程度,维护政治秩序安全。
王国华从西方浪漫主义、反思主义、悲观主义、中国情境,以及美国学者桑斯坦等多重视角,探讨了互联网对民主的影响。他指出,互联网对中国民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网络对民主的影响不可高估。网络民主的发展取决于控制网络的现实制度和政治结构。
张昆分享了他对当代中国媒介与权力关系的思考。他提出,在权力与媒介之间,应要保持引力与张力的平衡,这样才能保持两者的安全距离。要做到这一点,权力应该更宽容,多一点谦卑,媒介则要坚持理想,多一些智慧。他认为,唯有如此,才能维持权力与媒介彼此的自主空间、独立性格,延续两者的良性互动,真正地让民意成为政府施政的主轴,成为媒介力量的源泉。
阎思甜认为,当前的网络民意场效应中充斥着伪民意,应用网络的不道德、不辩合理的正冲突、表达意见的不对称、推断结论的反逻辑、虚拟时空的黑社会、个体矛盾的群错位均是形成伪民意的因素。
沈阳则认为,当前新媒体趋势无法逆转,公信力追求不可停止,民意涌动从不停滞。政府在宣传上,宜多用话语权,而不是“封堵权”。坐视网上的激进情绪愈演愈烈,依然只会封堵信息一招,把网上话语权拱手让给民间意见领袖,是一种“惰政”行为。
余红探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市民新闻和专业新闻。她认为,在重大网络舆论事件中,以社交化媒体为代表的用户自生产新闻(市民新闻)发挥的是压力锅模式的角色影响,而以传统媒体、传媒网站和商业门户网站新闻频道(专业新闻)发挥的则是解压阀模式的角色影响。前者通过造成高涨的社会舆论,引发专业媒体跟进和公权力介入,促使事件解决;而后者通过专业媒体爆料引发网络热议和公权力应对,进而使事件平息。
下午的专题论坛就新媒体的道德失范及其治理、网络民主时代的宪法治理与政治传播、当前我国网民的政治信任研究等十几个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了解,该论坛的举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网络已成为公民发表意见和表达诉求的主要平台。然而,“网络水军”“网络暴力”“网络泄愤”“网络审判”“网络谣言”等问题日趋严重,干扰着网络民主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有人利用网络“集结”“煽动”群体性的暴力事件,已严重威胁社会和谐与安全稳定。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更好地推动网络民主的健康发展,如何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保持社会稳定,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论坛由我校新闻学院主办,湖北省重点文科基地“媒介技术与传播发展研究中心”、我校战略传播研究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