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评论学社邀请到清博大数据内容总监、原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廖保平,为同学们分别作了两场题为《新媒体形势下的评论之变》、《大数据时代下的新媒体及运营》的讲座,讲座围绕新媒体时代背景、结合个人工作经历为同学们分析了新媒体形势下评论的转变,并以微信为例阐述了如何运营新媒体。
互联网塑造新媒体
廖保平认为,互联网在改变传统媒体的同时,也塑造了新媒体。互联网将媒体原本有限的、冰冷的连接变为无限的、亲近的连接。它不仅带来了新的经济形态,同时也带来了国家治理的媒介化,甚至成为改变社会的重要力量。从以前的传统媒体垄断信息到互联网技术革命带来的跨界抢食,再到“人人手里都有麦克风”,可以说互联网是平等和开放的,它打破了原来的垄断,具有分权和去中心化的作用,也会形成新的集权和新的中心。比如农业时代的信息售卖渠道单一且狭窄,知识供给严重不足;工业时代信息开始组织化、专业化售卖,但是有门槛、流程多、壁垒高,内容供给量有提升,但信息获取成本仍然较高;而互联网时代信息售卖则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售卖,信息处于一种盈余甚是爆炸的状态。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得方式获取知识的方式,消解人的存在感,让人更加情绪化生存,同时构建新的媒体生态和话语规则。
新媒体时代下的评论变化
第一是评论前所未有的丰富。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评论人,人人都是媒体人。新媒体时代下的评论为了增强读者的黏性也开始注入产品化的思维。第二是评论更快。自媒体的出现和社交媒体的出现,包括新闻客户端在内,进一步拓展了传播渠道,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第三是评论更深。如果有些评论不能第一时间发声,抢占高点,那它就必须求深,角度更刁钻,内容更全面,思考更深入。第四是评论更专。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新闻评论写作队伍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评论的专业化水准。第五是评论情绪化。廖保平以微信公众号咪蒙为例,指出咪蒙的很多文章,大多数是强烈的情绪表达,却能触到用户的情绪中枢。可以说互联网消解人的存在感,让人更加情绪化生存,人们喜欢有情绪的东西,也更愿意关注有情绪化的东西。除了以上这些变化,廖保平还谈到了评论的人格化、大数据化、营销化、公关化、音频化、视频化、标题化。现在的评论也越来越多的迎合现代人即时、分享、丰富、真实、碎片化等媒介使用习惯及趋势。
在第二场讲座里面,廖保平首先介绍了微信目前的发展状态,他指出微信已经完成由移动互联网入口到移动互联网本身的转变,成为移动互联网“黑洞”:朋友圈改变社交生态,公众号颠覆媒体生态,小程序触及未来商业,搜一搜挑战百度搜索,看一看剑指今日头条。同时他还通过一系列数据图表展示了微信公众号的市场研究状况,他说未来微信将成为集合信息发布、危机公关消费互动、活动推广为一体的超级综合性平台。
何为大数据?
为了让同学们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廖保平还对大数据这个专业名词进行了解读。什么是大数据?他将大数据分为五层表里关联数据模型,表一层是通用媒介大数据(包括新媒体传播大数据、全域舆情大数据、网络形象大数据、品牌口碑大数据等),表二层是行业垂直大数据(垂直社区、论坛、APP、垂直门户网站、行业媒体、聚合行业UGC、PUGC等),里一层是企业机构私有数据(行业企业OA系统、企业内部数据库、企业信息库等),里二层是行业用户大数据(企业机构CRM系统、用户背景信息数据、用户使用/购买行为数据、用户场景情境数据),里三层是生物基因大数据(基因信息解码、基因测序与标记、数据整合与平台化、精准医疗与个体服务等)。这种由表及里的数据化探索之路是从媒介大数据到行业大数据的延伸,从学术化探索到商业化应用的探索,从数据化工具到平台级应用的拓展,从通用模型搭建到细分领域的深耕,从数据融合应用到数据生态的构建。
新媒体的运营困境及应对
他还结合出版行业2016年微信榜单,总结出以下几点:第一,整体账号发布频次参差不齐,活跃度难保证传播影响力;第二,传统品牌具社会影响力,新媒体转型并无优;第三,基础话题取材窄向,文题切入点单薄略显枯燥;第四,内容偏向严肃文学,用户阅读兴致缺乏;第五,帐号定位独特鲜明,贴合企业产品经营。
谈到微信现在面临的困境,廖保平通过对人民文学社和天津出版社进行对比分析,以微信为例,指出了新媒体的运营困境:资本介入圈地运动,垂直领域基本饱和,内容竞争日益丰富,粉丝增长极为困难,变现压力长期存在。针对这一困境,他从内容、资源、运营、用户渠道五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坚持做好内容输出价值、逐步开放吸引更多力量、加强运营提高品牌活力、增加黏性尊重用户体验,加强合作扩大生态圈。
通过两场讲座,廖保平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行业前沿的最新动态以及新媒体方面的一些个人思考,同学们表示受益匪浅,廖保平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跟同学们一起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