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要闻 > 正文

分论坛“中国形象的多维理论探析”召开 专家学者发言踊跃

发布时间:2015-08-21 作者: 浏览次数:


(记者 王颜玉)世界华文传媒研讨会召开分论坛“中国形象的多维理论探析”,来自11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就7个不同报告主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内容涉及跨文化对话、媒介伦理、议程设置传播手段等多个方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孟建教授分享了以“跨文化对话:中国形象的主题间性与三维构建”为主题的报告。孟建指出,对国家形象的考察应放在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中进行全局性思考,因此立足“自我-他者”这一关系,孟建教授就中国形象在跨文化建构中的实践进行了全局性和历史性的思考,他认为近代以来的中国经历了沉默的他者、主体性抗争和跨文化对话这三个阶段。

从中国作为世界话语体系中被遮蔽的他者;到超越西方霸权的主体性抗争从而追求身份的置换;到走向主题间性的跨文化传播成为互为主体的存在。因此,中国对外传播的目的不是建立世界文化或文明的另一个中心以抗衡以美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而是倡导多种文明之间的协作、对话与贡献。

基于此,孟建归纳了“中国梦”的国家发展理念对于建构今天的国家形象三个维度的价值:“中国梦”“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内涵”,是“国家梦”和“个人梦”的有机统一;“中国梦”作为一种叙事话语,建构了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全新身份;“中国梦”关注并尊重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关于自身的梦想和追求,是以求同存异的方式将世界话语体系中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视为平等自主的对话者。

不同于孟建教授宏大的主题,华中师范大学新闻学院的副教授李理则以“保利新青年”这个微信公众号为例,分析介绍了传媒假事件以及现代新闻伦理的困境。

李理发现在行为主体面临两种以上选择,而每一种选择都有其价值支撑,这些价值支撑均有其正当性,相互间不断竞争;且行为主体必须对这些价值支撑考量后做出选择。而由于时效性要求留给传播者考量的时间有短暂,新闻传播者在身处各种不相容的、相互冲突性的责任选择困境时往往感到烦恼、压力大时便会陷入伦理困境。

通过以上一系列分析,李理认为,社会化媒体从业者对新闻伦理中利益冲突中“个人态度、信念、价值和社经地位”自我约束较强,很可能由于从传统媒体从业者转型而来,而强调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是传统媒体的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自我约束的认知和习惯。而作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现代媒体的从业者,转型为社会化媒体从业者充分认识到媒介要赢利必须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以换取广告融资而容易造成传媒假事件。

世新大学的胡绍嘉教授、四川大学的博士生梁旭艳、黑龙江大学的刘萍教授、台湾政治大学的博士戴海波、中国传媒大学的哈艳秋等人也分别作出精彩的演讲报告。会议在赫晓鸣教授主持下圆满结束,程曼丽教授及姚正宇教授分别作了相应点评肯定了诸位学者报告的价值。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东六楼

联系电话:027-87543520 87544547

邮编:430074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