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从志 王颜玉)12月6日下午,《新闻与写作》“评论互动场”(武汉专场)在我院学术报告厅举行。赵振宇教授和《新闻与写作》主编耿瑞林共同开展“评论互动场”专题讲座为广大师生和读者答疑解惑。
耿瑞林首先回顾了《新闻与写作》的创刊历史,并介绍了刊物现在的发行、平台和团队的大致情况。据介绍,《新闻与写作》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新闻专业期刊,一直以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业界的理念,在北京发行量名列前茅。参军退伍后从事新闻行业三十余年的耿瑞林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追赶年轻人的老兵,一个带领和团结年轻人的老兵”。
随后,我院赵振宇教授开展了“关于中国新闻评论现状与发展的思考”的专题讲座。他对新闻从业者提出要“到一线、循规律、出佳作”——所谓“到一线”,就是到事件发生的地方和可以发掘新闻的地方;“循规律”即新闻报道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出佳作”要求我们的报道必须客观真实全面,必须鞭笞邪恶,弘扬正气。
新形势下新闻评论写作的几个问题成为赵教授论述的重点部分之一。诸如配合上级工作的评论怎么写?应景评论如何操作?如何理解中央《八条规定》中“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该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赵振宇一一作了解答。他认为评论应该是科学、民主和独立的,同时也应该是宽容的,是能够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他也强调了语言表达的重要性,认为运用鲜活通俗的语言说明事物、表达观点,捕捉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的话语成为一名合格评论员的必修课。他还建议同学们学点摄影和漫画,丰富自己的表达形式。
赵振宇还谈到“评论三要”和“评论三以”:“要抢——抢时效、抢事实、抢观点;要养——等待合适机会,核实、完善、丰富评论内容;要跟——利用时间空间后来居上”;“以新闻工作者的敏锐和智慧发现故事;以新闻的视角和手段描述和评论故事;以新闻的威力和魅力促使故事在大众和社会的轨道上完善和圆满”。
同时,他从三个不同角度论述了“新闻评论的三层面功能”。从新闻学视野解读则新闻评论是一种观点信息;从社会发展视野解读新闻评论则评论民主化在民主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认识论视野解读那么新闻评论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升的理性认识。
针对新闻评论教育,他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想法。比如新闻学院应主动和新闻媒体单位联合办学,教师持双证(记者证和教师资格证)上岗。他还特别提到创办“中国新闻评论学院”的建议。
进入互动环节,师生踊跃发言。来自湖南郴州电视台的一名记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历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她认为在中国现在的地方电视时政新闻中无评论可言,所以作为电视媒体的时政记者该怎么做评论是她最关心的问题。赵教授对此作出了回答,他认同该记者的看法,地方时政新闻还没有过做评论的先河。赵教授非常鼓励这名记者从自己做起,尝试做时政评论,开这个历史先河。一名有着十多年教学经历的老师问到:“从业这么多年,很多人都说评论是教不会的,有时自己也会产生困惑,赵教授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文学家不是中文系教出来,哲学家也不是哲学系教出来的”他笑着说,“不管学什么,要想有所成就,就得靠自己去学习钻研”。微博直播过程中有网友问到移动互联网的兴盛会给新闻评论带来什么影响。赵教授认为网络海量的信息使得我们的选择更加多元,从而使人产生迷茫,这时候,主流媒体就更应该具有权威性。
出席此次活动的还有我院唐海江教授等老师,《新闻与写作》团队其他成员、《楚天金报》、《新闻前哨》和《武汉晚报》的各位编辑记者以及武汉各高校师生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