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要闻 > 正文

首届国家传播战略高层论坛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2013-11-25 作者: 浏览次数:

“中国正面临大改革时代,然而中国的国家传播路径仍不清楚,战略思考不足。制定和实施国家传播战略,需把握好顶层设计、整合跨界资源、尊重专业和规律等关键概念。”我校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在“首届国家战略传播战略高层论坛”开幕式上表示。

12月21日,由国家传播战略(SCS)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首届国家战略传播战略高层论坛”在我校召开。论坛围绕国家传播战略的基本理念、国家形象的塑造与评价、现代传播体系建构、新媒体环境的信息管理等重要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和交流。来自湖北、北京、上海、南京、四川、重庆等地高校、院所的4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的还有我校文科处处长刘洁教授、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中心副主任陈燕、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副社长胡思勇和湖北广播电视台总编辑雷刚。

 

时代呼唤在国家层面系统化研究传播战略

在当今社会,国家传播战略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在不断交融和碰撞中发展,国家传播战略需要理论、制度和实践层面的深入探讨。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熊澄宇表示,对国家传播战略的研究,必须首先清楚地认识“国家”、“传播”、“战略”等核心词的内涵,否则,许多所谓战略研究只能停留在战术层面。他认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导下,对国家传播战略的研究需重点关注四个方面,即并存的目标导向、通行的话语体系、多元的传播方式、务实的运作机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孟建在会议上介绍了对中国媒体传播力建设的构成体系与实施路径的研究情况,其研究融合了国家软实力理论和传播学理论。他指出,中国媒体尚不具备与国际地位相称的国际传播能力,而中国传播力的主要问题,在于中国自身的学术话语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中国软实力重点应体现在“讲好中国故事”。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董天策提出,必须认识到国家传播战略是一种复杂性科学,任何简单化处理只能是盲人摸象。研究应以“无处不传播”的视野,在多元学科架构下,对国家传播涉及的所有对象和关系网络进行梳理划分,分门别类地研究,才可能提出对策性建议。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金海表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从“以学科发展为导向”,转向了“以问题为导向”,协同创新平台重点是要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因此,必须找准研究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与对策研究相比,更要注重问题研究;还应加强与国家级政府部门的信息优势对接。

 

提升国家传播的顶层设计以直面挑战

世界如何看中国,中国该如何应对?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正面临许多绕不开的挑战。传播层面的顶层设计有助于我们破解当今和未来面临的挑战。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于运全介绍了2013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的结果。调查发现,海外民众对中国的文化与科技较为熟悉,但对中国政治缺乏了解。他们对中国未来发展普遍持乐观态度,而经济是关键因素。从整体上看,发达国家对我国的认知和认同均较差,发展中国家则略好,国家间的利益相关度对此影响明显。不过,外国青年群体、有访华经历的人对中国的看法更为积极。

我校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传播学系主任余红提出,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之间差异明显。整体上,非洲地区的学生对中国的评价最高。对于中国的经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的学生给予的评价越高。差异最为明显的是对中国社会的评价,其中欧美地区和中国学生对此评价低于其他地区。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陈燕指出,当前国际涉华舆论错综复杂,外媒报道数量和密度显著增加,视角更加丰富多元,但其对华心态复杂,客观与偏见并存,同时,国际舆论更关注并影响着中国新社会阶层。然而,在这些变化背后,“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西方价值观主导舆论的现象没有变,外媒利用对华施压转移过国内矛盾的做法还将长期存在,“中国要争夺国际话语权任重道远。”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教授刘开骅认为,在长时间内不会改变的,还有外媒对中国军队的重点关注,及其负面或毁誉参半的评价报道。他说,外媒既宣扬中国威胁论,又称中国军力低下,对此中国应积极澄清、辨识和反击,但不是总要树立“好孩子”和“乖孩子”的形象,“中国威胁论多了不行,但并非一定不要。”中国应沉着冷静,有节有度,谋定后动。

四川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蒋晓丽指出,在西部边疆社会,经济发展并未完全赢得长治久安,反而面临更为复杂的“西部问题中国化、中国问题国际化、国际问题西部化”的舆论趋势。她表示,重构西部边疆社会信息传播体系迫在眉睫,有效的信息传播有助于消除误解,促进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维护民族团结和主权完整。

 

在全民参与中塑造国家形象和构筑国家传播体系

“你是什么样,中国就是什么样。”在这个公众参与愈发深入的时代,国家形象亦是如此。然而,中国的国家形象是什么样的?如何塑造?如何让世界接受?还需不断尝试和探索。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江作苏认为,基于技术进步的传播便利化,已经确立了官媒与民媒的并存状态,认可官媒民媒并存将有利于培育国际传播力。而中国国家形象需进行再定位,则应从官媒抽象的“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转向民媒具体的“中国是履责与维权的务实国家”。

我校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石长顺提出,要建构现代广播电视传播系统,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使世界能看到、看懂中国,还要看得进去”。它不仅要覆盖广泛,更要主体多元,要改变过去官方话语多、民间话语少的情况。除了新闻媒体,娱乐节目也应争取国际话语权,学习国外节目的形式,更应学习其精髓,融注和传达更多中国文化价值观。

我校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钟瑛及其博士生张恒山指出,新媒体的发展使舆论环境愈加严峻,从现实民意转变为网络舆论时的诸多不确定性,迫切要求主流媒体加强舆论引导功能。传统主流媒体、网络主流媒体和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形态应直面挑战,尊重新媒体的运行和管理规律,重视传播策略和技巧,进而彰显主流媒体的舆论影响力。

我校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舆情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王国华认为,尽管微博为普通大众发表意见提供了自由平台,但“大众麦克风时代”并未因此到来。由于实名认证的各界名人和专业传媒的影响力远大于普通用户,微博空间的话语权再次“中心化”。

我校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赵振宇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新形势下,要加强世界对中国的理解,就应正确认识和融入“国际惯例”。中国应当修改完善相关法律,从保障政府信息公开,为普通公民下半旗,让“和平游行”逐步成为常态等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尊重保障公民权利,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公共传播研究所副所长钟新认为,公共外交应从政治取向转为国家品牌塑造,而企业品牌是国家品牌的重要部分。借鉴韩国在华举行的“美丽外交”活动经验,中国应尝试政府、企业联合实践公共外交,海外民众对企业品牌的接受和认知,将有助于对国家品牌的建构,而面对面的体验式传播仍是非常有效的模式。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文科科研处处长段鹏针对大型国有企业形象的研究发现,企业负面舆情来源广泛,以媒体、利益相关方和员工爆料为主。应对负面舆情,企业虽高度重视,但存在诸多实践问题,如新媒体和自媒体等渠道相对缺位,响应速度慢,缺乏舆情引导、畅通诉求、责任追究机制等。

我校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先红认为,随着全球国家公关时代的来临,中国应以“仁爱、和合”的核心价值观与西方对话。她提出了基于弘扬国家核心价值观的金字塔战略,在国内和国外的官方、民间、公共空间进行表达,通过接触、交流、教育和授权的方式,借助人民、产品、媒体、活动和旅游等载体,向世界呈现责任、品牌、文化、创新、美丽和诚信的中国形象。

据了解,国家传播战略(SCS)协同创新中心是由我校牵头,由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外文局、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湖北日报传媒体团、湖北广播电视台(集团)等知名高校、院所和媒体机构组成的协同创新体。该中心致力于瞄准新形势下我国面对的重大传播实践问题,从理念、制度和实践三个面向,对国家层面的传播战略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研究。该中心于今年6月正式成立,10月初挂牌。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东六楼

联系电话:027-87543520 87544547

邮编:430074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