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组织开展AI+微专业建设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4-30 作者: 浏览次数:

全校各教学单位:

为进一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人工智能及相关应用领域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学校开展AI+微专业建设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AI+微专业简介

1.AI+微专业聚焦人工智能及其应用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基于多学科优势打造学科交叉型项目,或聚焦某个专业领域打造特色项目,构建融合人工智能及其应用领域的基本理论、专业应用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一体的项目式课程群。微专业应与现有专业有明显区别,课程应体现一定通识性,适合跨专业学生修读。教学模式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鼓励基于课程平台建设智慧课程。

2.AI+微专业总学分不低于12学分,不高于15学分,修读年限原则上不超过2年。学生完成微专业要求课程的修读,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相应微专业证书。

二、建设原则

交叉融合。面向人工智能时代国家战略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深化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建设跨学科、跨院(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团队。通过强化项目制教学与实践学习,拓宽专业方向,培养创新精神。

产教融汇。加强科教产教融汇,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及联动优势,对接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的需求,形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参与AI学习、实践和前沿探索创造条件。

三、申报要求

AI+微专业由牵头单位负责申报,鼓励跨学科跨单位组建教学团队。申报AI+微专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1.建设目标明确、特色鲜明,聚焦人工智能与学科专业领域交叉融合和前沿发展,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与现有专业有明显差异;

2.负责人应具有高级职称,在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相关领域的教学和学术上有较高造诣,且有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教学团队结构合理,能够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与管理,主动开展教学改革与模式创新;

3.培养方案科学合理,课程体系能够支撑项目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应为人工智能及其应用领域所需要的特色课程群,有完整的课程大纲和具体开课计划。鼓励多学科融合、校企联合、科教融汇新建项目式特色课程。

四、建设与管理

1.AI+微专业立项后,由牵头单位负责建设和管理,应不晚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招生。

2.AI+微专业课程建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依托“学在华科大”课程平台进行教学,鼓励建设智慧课程,有条件的可面向全国或国际学生开设微专业课程。

3.学生在不超过2年的修读期限内完成AI+微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可申请获得微专业证书。

4.AI+微专业建设期为2年,学校将根据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五、组织保障

学校对立项的AI+微专业提供建设经费支持,并在课酬核算时给予适当倾斜。

六、材料提交及联系方式

请各牵头单位组织填报“AI+微专业申报书”,并提交由全部参与单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的AI+微专业培养方案、课程大纲及相关会议纪要。请于5月12日(周一)前提交一套纸质材料至南三楼521室,电子材料打包发送至联系人邮箱(命名方式为“申报单位名称 — AI+微专业名称”)。

联系人:姜老师 87542323,邮箱:jiangf_hust@hust.edu.cn


附件:1.AI+微专业申报书

2.微专业培养方案模板

3.课程教学大纲模版


本科生院

2025年4月30日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东六楼

联系电话:027-87543520 

院长信箱:xwxyyz@hust.edu.cn

邮编:430074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