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院团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院团委 > 正文

社会实践|华中大学子寻校史:声像绘风采,实践传初心

发布时间:2021-09-08 作者: 浏览次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亦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加强校友与母校的交流与联系,凝心聚智,充分挖掘和全面展示学校校友精神风貌,学校发展历史,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赴湖北武汉市“我的华中大”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1年暑期联合开展 “寻访校史校友,讲好校友故事”校史了解,校友采访活动。

7月2日武汉分队的大学生记者团参观校史馆,近距离深入了解华中大历史,深刻体悟学校发展历史后,每一位小组成员深受鼓舞。8月8日至8月22日,武汉分队的大学生记者团共3人在武汉地区探访身边的华中大校友,开展了校友采访社会实践活动。学子与校友面对面交流,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自己,同时校友的工作经历和人生感悟也深深地启迪了每一位学子。


访校史馆,寻百年校史

小组实践活动的第一站是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陈列馆。7月2日,暑期刚至,小组成员来到校史馆参观学习,近距离了解华中大历史。

来到史馆前,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大门上方的发光字体——“创新是魂”,这四个字充分点出了华科之所以如此辉煌原因。大门两旁是两排房屋,朱红色的墙面给人以古朴、庄严、肃穆的感觉。进入校史馆,向前望去是展览馆主体内,其顶上矗立着一排朱红色三角形金属架,如同一条天梯,象征着超越。正是因为不断跨越式发展,华科大才得以在众多学校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为全国一流大学。

华中大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名校。华中大的前身是华中理工学院,1952年11月,中南行政委员会所属文化教育委员会召开高等教育计划会议,决定在武汉新建三所工科院校——华中机械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和中南水利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原三所学校既传承了百年老校的优良办学传统,又体现了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与共和国同频共振的红色基因,历经中国高等教育战线的两次大调整,见证了中国高教事业的两次大发展,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除了学校过往发展历史外,疫情期间华科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也使我们深感光荣。在校史馆中我们了解到,身处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是全国抗疫战场中投入力量最多、作出贡献最大的高校。学校紧紧抓住前方医院救死扶伤和后方校园社区防控两个阵地,统筹协调医疗救治、校园防控、科技抗疫、坚守教育教学阵地和全球校友支援等五条战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展现了“与人民同舟、与祖国共济”的使命担当。作为新中国高校缩影的华中科技大学,每次在国家、人民需要他们的时候,总能看到华科冲在第一线的身影,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所高校应有的担当。



悬壶济世,智斗肿瘤君

8月8日,实践队为遵守防疫需求,集体进行线上采访,深入了解一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生的从医生涯。熊慧华于1989--1994年在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学习,从事恶性肿瘤临床诊治工作20余年,曾获卫生部和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日本和美国M.D. Anderson 癌症中心学习,现任武汉同济医院肿瘤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熊教授对于自己的求学生涯印象深刻,对母校的情谊颇深。在校期间,医术高深,德厚流光的杏林先驱们寓教于形,在她的心中深深地埋下了一颗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坚守在一线,守卫人民的生命健康。初进校园,两侧的梧桐树高大粗壮,偶然可见“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老先生和夫人在林荫大道上散步。年逾80的裘老先生仍脚步轻盈,步履矫健,在教学楼中不坐电梯,坚持爬楼;在内科实习时遇到了邵明阳教授,对实习生很好,悉心指导,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为人谦和,教授了很多实践技巧,对今后的从医生涯大有裨益

在从业的二十多年里,熊教授一直严于律己、与时俱进。上班,考研,留在同济工作,然后去上海外国语大学进修英语,拿到卫生部的奖学金以后就到长春学习日语,再到日本东京大学留学1年,后来又在美国学习了一年。丰富的求学经历丰富了她的人生阅历。医学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疑难杂症不断出现,医学技术发展迅猛,熊教授不断学习,始终走在医学前沿,擅长恶性肿瘤的放疗、化疗和生物靶向治疗,在肺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纵隔恶性肿瘤、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鼻咽癌、脑胶质瘤、宫颈癌以及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熊教授十分感激学校的栽培,提供了严谨的治学环境、丰富的教学资源,学校比较重视科研,学风严谨,驱使熊教授科研临床两手抓,从而有了今天这般成就。对于当代的青年学子,熊教授有这般寄语:“时代在改变,说是内卷也罢,或者什么也好,所以我觉得现在对青年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要靠个人自己的努力,这几年尽管有很多人想从事学医,但是最后你会发现选择医学以后,很多人上班几年以后便选择离开这个行业,能否坚守下去,还是看个人的意志了。毕竟往塔尖走的人是少数,只有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抵达塔尖。而且医生又是一个十分需要理性的职业。”


(图为熊慧华教授组织病例研讨)

(图为熊慧华教授参与医学学术研讨会)


雕梁画栋,筑高屋与民

8月22日,实践组采访了校友李传成教授,现任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建筑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他先后获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建筑学硕士(1999-2001)、工学博士学位(2006-2010);主持“绿色建筑研究室”(建筑系馆304)。 除了教书育人之外,他在写书、学术研究方面也颇有研究。出版了《大空间建筑通风节能策略》等书籍,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参与多个科研项目。

“华科给我最独特的是给我打开了进入学术圈的大门。华科很多专业是很不错的,在全国的认可度也是很高;建筑学专业属于行业的新四军,在当时网络不发达的时代,华科的很多老师及团队都非常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带领我们学习国际先进知识。其次,华科的校园氛围对我来说也是很独特的,在90年代,华科的地理位置还属于城外,她周围环境和市中心有明显的差异感,每次踏入华科的大门,在心里就会不由自主地将工作和学习划清界限。

我目前工作从事的研究方向就是在华科硕士和博士的研究方向,这是华科对我直接的影响;导师孜孜不倦的知识学习,对我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也非常大,这是华科对我的潜在影响。”在他的眼中,这是华科对他最为独特的影响。

学校对他的影响体现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学校通过考试择优选拔人才,是培养职业教育和个人价值观的地方,可以学习专业知识,规划自己的人生,使自己变成一位半社会化的人。走出学校,踏入社会,学校中学习的理论知识被运用到实践中。李教授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铁道部下属的第四设计院,属于央企,该设计院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属于很大规模的设计院,相关的设计工作人员也非常多。对于李教授来说,从学校到社会最大的体会在于视野和心态的变化,由学习到实践、由单一专业学习到多专业团队合作、由自然人到社会人这样的多重变化。校园更多的是培养设计思维,而在工作中,不同专业背景、不同思维方式的同事也一起工作,更多的是团队合作的培养。

李教授以亲身经历给当今的华科学子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独立思考。在大学之前,我们的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因而导致我们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对事情也缺乏独立的思考,所以到大学之后,独立思考是非常重要的,这点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结识更多的朋友,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及关系处理来培养个体的独立思考。另外,社会核心效率的体现并不是大家都成为一样的人,做一样的事,而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进而达到效率最大化。这点也是需要个体的独立思考的;

专业性。除了日常的上课,更应该培养专业兴趣,只有产生了兴趣,才可以在专业这条路上走的更远;

广阔性。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能只从教科书上找答案,更应该从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学习,多探索教科书之外的知识面。

华中大是一所地域性很强的学校,有的专业在全国排名很靠前,但有的专业并未与学校的名声同步。对于华中大学子来说,我们要放眼全国,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希望更多的学子可以跳出华中大的圈子,与更高层次的学子交流学习,成为行业的领跑者,让华科中大以“我”为骄傲,跳的更高走的更远。


2C8E3

(图为李传成教授设计作品)


8月22日,在老师的指示,组员的配合下,本次实践活动的实地调研和线上采访阶段圆满结束。

两位校友虽人生经历截然不同,身处不同行业,但都无一例外不忘母校悉心栽培,心怀初心与梦想,秉持华中大人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精神,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不断超越自我,以实现人生价值。在了解学校发展史和校友求学工作经历后,队员们对华中大如今创造巨大成就之原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校友和母校间的深厚情谊有了更明确的体会。学校予以学子以精神文化滋养,学子们则以卓越成就回馈母校与社会,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文字:周熙睿,李茹慧

图片:周熙睿,李茹慧,刘雪婷

指导老师:牛静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东六楼

联系电话:027-87543520 87544547

邮编:430074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