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要闻 > 正文

捷报!我院斩获第八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两金两银

发布时间:2023-12-13 作者: 浏览次数:

122日,第八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决赛在深圳大学隆重举办。作为备受学界广泛认可、更在社会层面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赛事品牌,本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来到了创新之城深圳,其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吸引了来自350余所海内外高校与数十家媒体的1300余支队伍参赛,报名人数高达6000余人,复赛投票网络总热度近300万。最终,共有130支队伍突出重围在深圳大学参与决赛。


经过初赛和复赛筛选、决赛答辩的激烈角逐,最终我院四支队伍共荣获两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最佳数据驱动奖。其中,研究生和本科生联合团队《新闻传播是天坑769640条招聘数据告诉你是否真的如此》获全国一等奖、最佳数据驱动奖。本科生团队《一万条泣诉:困在烂尾楼里的他们究竟何以为家?》获全国一等奖,《安宁疗护:看见一场生死两相安的谢幕》和《老漂族:徘徊在他乡与故乡间的他们》获全国二等奖。指导老师徐迪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全国一等奖 最佳数据驱动奖

1DDF8

作品名称:新闻传播是天坑769640条招聘数据告诉你是否真的如此

团队成员:周栩睿(研)、余雪柔、朱烨清(研)、高宏雨(研)、王文慧(研)

指导老师:王然、王诗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23届研究生)

作品介绍:

就业始终是党和国家最关心的民生大事。随着新技术、新工具和新应用的层出不穷,新闻传播学子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由此,我们团队提出了问题:新闻传播真的是一个就业天坑吗?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团队利用4000余万招聘文本、600余份调查问卷以及29份深度访谈,回答为什么许多人认为新闻传播专业是天坑、新闻传播专业真实的就业市场和教育认知是怎样的,以及新闻传播学还值不值得学习这三个问题。

数据处理方面,团队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工科方法对海量数据进行了提取和分析,并结合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

可视化方面,作品统一为简洁有温度的电子报刊风格,坚持数据驱动和技术支持的原创可视化呈现,首次提出了星空图绣球图的原创可视化设计,还对蝴蝶图、热力图、多级环图等多种基础图表进行变形,以适应数据的实际需求。

团队还通过自建网页的方式,实现滑动图层、鼠标悬停等多种交互动效,实现更加个性化的网页设计,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

希望通过这篇作品,可以帮助社会大众了解新闻传播市场的真相,帮助新闻传播学子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和技能培养方向,帮助高校的人才培养对齐市场真实需求。最后,我们团队还想要对广大新闻传播学子说的是:除了追寻六便士,也不要忘记抬头看看月亮




41E8F

6761D


全国一等奖

37F9E

作品名称:一万条泣诉:困在烂尾楼里的他们究竟何以为家?

团队成员:陈阳 周文卿 文苑毓 朱星宇

指导老师:徐迪

作品介绍:

本作品以网站和微信推文双途径呈现,选取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作为主要信源端,从中提取了10162条涉及烂尾的留言,于海量文本中凝塑烂尾楼业主的真实诉求。作品对烂尾楼的现状、影响、成因与解决措施逐一展开细致分析。不仅在宏观上呈现烂尾楼分布地域和占地区划,将数值形式的烂尾率进一步具象可视化,而且在微观上聚焦业主情绪波动态势,挖掘情感特征文本。除此之外,作品还追溯了烂尾楼形成的深层症结,梳理各方共同发力解决困局的重要举措。

为了达到更好的可视化呈现效果,作品共使用了十种工具软件来完成图表制作和设计排版,实现数据挖掘和视觉传达之间的深度融合,用生动的手绘形象来体现烂尾楼受害者的情感变迁。通过嵌套烂尾楼标志物图符的方式辅助展示个体叙事的小细节,利用将不同烂尾楼业主的亲历口述导入同一栋烂尾楼底板中的小巧思,增强作品的易读性。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万家灯火,终有一盏只为他们而亮。


全国二等奖

作品名称:安宁疗护:看见一场生死两相安的谢幕

团队成员:卢奕婷、陈四维、龚雪、汤俊嘉   指导老师:徐迪

作品介绍:

安宁疗护也被称为姑息治疗、缓和医疗,是一种作用于生命终末期的医疗服务,指的是为疾病终末期患者在临终前不进行插管、心肺复苏等创伤性较大但收效甚微的抢救性措施,而是选择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关怀服务,控制疼痛等其他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我们试图在作品当中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安宁疗护何以使生死两相安成为可能?

它在我国当下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在老龄化社会之下,如何破局这一时代课题?

63E5E

本作品由课程作业孵化而来,整个备赛战线长达十个月。小组成员聚焦于近些年来逐步走入公众视野之中的一种医疗服务形式——安宁疗护,在调查分析、多方采访的基础上,力求展现人文关怀。在数据挖掘方面,小组成员采用了pythonjieba来编写代码、分析文本,最终得到有效结构化数据2000余条。另外,小组成员还收集了经济学人智库、国家卫健委、中国政府网、柳叶刀等中外多方渠道中的权威数据。在可视化呈现方面,本作品重点采用SVG动态交互设计的形式。小组成员还专门为这个作品设计了包含封面头图在内的27张原创手绘素材,力求让数据挖掘与可视呈现达到深度有机的融合。本作品于今年8月成功发表在澎湃新闻平台,截至目前获赞接近4.5万。


作品名称:老漂族:徘徊在他乡与故乡间的他们

团队成员:钟芷芸 徐雅玲 陈宇昕

指导老师:徐迪

作品介绍:

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近4亿,60岁及以上人口总量近3亿。五年前,中国的随迁老人数量已超1800万。在这一背景下,作品围绕老漂族,通过群体画像、深层动因、现实困境和未来展望四个部分展开,揭示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反映他们空巢在家漂泊异乡之间的两难选择,呈现中国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缩影。

作品聚焦在社会语境中被忽视的老漂族群体,在严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力求展现人文关怀。在数据挖掘方面,于最大范围内搜集整理全域信息,从多维度进行全面分析,历时五个月时间,提炼30余篇期刊论文,20余份专业报告,5万余字新闻报道,并佐以实地采访,增加作品的人文关怀。在可视呈现部分,团队使用8种工具,制作了10种类型、共26张图表,并设计了13种手绘元素符,嵌入形象化插图,利用视觉符号传递情感。最终,作品凝练为为5张信息海报,视觉冲击力强,信息传递简洁直观,极大助益了传播推广。作品在澎湃新闻客户端发表后,一举冲上有数指数榜,获得热烈反响。

7AE92

据悉,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创立于2015年,现已成功举办八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工作部署和二十大精神,为党育才、为国育才。大赛践行教育部新文科建设理念,走文、理、艺交叉的新闻传播教育之路,为国家融媒体建设培养优秀的内容制作人才,是全国新闻教育学界持续举办的大型专业性赛事。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东六楼

联系电话:027-87543520 87544547

邮编:430074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