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甲子,其间沧桑巨变,报纸从未缺席。同步、即时,精心书写着每一段值得记住的历史。可以说,60年间报纸的每一点细小变化都折射着新中国60年前行的足迹。
报业格局:属性步入统一 门类迈向多元
对私营报纸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新中国成立后新闻事业迈出的稳健的第一步。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私营报纸在许多地方还都存在,其中不乏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报 纸,如《大公报》、《文汇报》等。据1950年3月新闻出版署统计,当时全国共有报纸336家,其中私营报纸58家,占总数17%左右,但当时私营报纸普 遍遇到了异常艰难的情况,其中报纸销路下降、广告减少、经营难以为继成为主因。
上海《文汇报》的情况颇为典型。据文汇报报史研究室编写的资料显示,其在筹备复刊时即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机器设备简陋的困境,是由《解放日报》借给大量 纸张油墨才得以复刊的。加上解放初期对新体制的不适应,发行局面始终打不开,广告也很不景气,致使文汇报社月月亏损,财政状况日益困难。
《文汇报》的境况是当时私营报纸的一个缩影。有数据显示,到1950年6月底,私营报纸数目减为43家,到11月底为39家,到12月底为34家,到 1951年4月底为31家,到8月下旬只剩25家。时至1952年年底,已为数不多的私营报纸迎来了自创办以来的最大转折——公私合营。在保留私营报纸最 多的上海,中共上海市委下达了《市委关于上海新闻界思想改造后加强领导问题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对私营报纸的管束,同时宣布《文汇报》、《新闻日报》、 《新民晚报》进行公私合营。
1953年,所有私营报纸都转变为公私合营报纸,后来又逐渐退还私股,实际上皆为公营。这种改变也可以从新闻事业的定语上找到答案:新中国成立初期有“新民主主义新闻事业”、“人民的新闻事业”的提法,自1953年起皆称为“党的新闻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的近10年时间里,报业的品种并没有直接发生什么改变,在这一时期,《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影响最大,堪称“红色报业”四大家。值得一提的是,进入上世纪50年代末,晚报进入了第一个成立高峰。
据中国晚报协会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在上世纪50年代有多家晚报创刊,分别是《羊城晚报》、《北京晚报》、《南宁晚报》、《合肥晚报》、《大同晚报》、 《太原晚报》、《成都晚报》等,而此前我国仅有3家晚报。其内容相对注重生活化、趣味性,与硬邦邦的“日报口味”略有不同,这无疑迈出了报业贴近读者的重 要一步。
进入上世纪6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晚报的创刊几乎停止,仅有《武汉晚报》、《西安晚报》2家在这一时期创刊。此后的10年间不但没有新报创刊,许多晚报 还被迫停刊。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晚报开始复苏。1979年11月,《南昌晚报》率先复刊。两个月后,昆明《春城晚报》创刊。这是“文革”后创刊的第一 份晚报,在业界有“报春燕”之称。其后,《北京晚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等老牌晚报先后复刊。上世纪80年代,又有30家晚报创刊,上世纪90 年至本世纪初,共有98家晚报创刊。至此,晚报阵营基本形成,成为报业大军中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在晚报发展比较成熟的同时,另一种报纸形态——都市报应运而生。1994年年底,中国第一家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在成都问世,创办者席文举将该报定位于市民生活报,并称“市场需要不需要,读者喜欢不喜欢,是衡量我们办报的标准和试金石”。
《华西都市报》一举成功,都市报旋即风靡全国。在广州,《南方日报》创办了《南方都市报》;在福州,《福建日报》创办了《海峡都市报》;在石家庄,《河北 日报》创办了《燕赵都市报》;在武汉,《湖北日报》创办了《楚天都市报》……至2005年,全国的都市类报纸达到287种,平均期印数4852.3万份。
都市报的崛起加速了中国报业产业化进程,在报业运营上,都市报大胆尝试、一次次破冰,传媒上市、传媒经营多元化、传媒重组等也因此成为报业的新课题。
今天,报业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市场的细分。比如,按报纸发行时间细分,有日报、晚报、晨报甚至午报;按地域范围分,可以分为全国性报纸和地方报纸;按 服务功能分,有生活服务类报纸、财经类报纸、体育类报纸等。数量与种类的增加,成为报业繁荣的最直接表现:2008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43种,平均期印 数21154.79万份。其中,全国性和省级报纸1050种,地市级报纸877种,县级报纸16种,综合报纸806种,专业报纸1137种。
新闻表达:曾经一波三折 80年代后成功转型
翻开60年报业长卷,其与时代变革的联系极其紧密,最为突出的表征就是新闻的内容与表述。如果进行一个粗略的划分,可以说,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 是新闻产品特别不稳定的时期,甚至可以用“左右摇摆”来形容。进入上世纪80年代,新闻迎来“好日子”,一步一个台阶地向前发展。
1956年上半年,党中央提出“双百方针”,报纸开始活跃起来。1957年《人民日报》改版,方向之一就是“开展自由讨论”。费孝通的名文《知识分子的早 春》就发表于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也成为大鸣大放的重镇。知识分子们从各个角度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尖锐大胆、饱含情感。然而一年之后的 1957年,许多报纸因所谓的“资产阶级方向”问题被批评,许多曾于报刊发表鸣放言论的知识分子也遭受不白之冤。于是,这次鸣放以报纸亮出开放姿态为始, 以各界噤若寒蝉为终。
1958年,“大跃进”开始,报业也随之掀开“放卫星”的序幕。在1958年~1960年间,“亩产百万斤”、“每小时产铁26万吨”这样的数字充斥报 端。因此,有评论人士认为,“此期的报纸刊登的不是新闻,是玄幻小说”。1961年,《人民日报》刊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标志着对此前浮夸之风的拨乱 反正,报业的新闻也重回理性。
就在报人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变故又突然袭来。1966年,“文革”开始,而这次浩劫长达10年。10年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报被冲击、被夺权的现象 相当普遍。大量报纸被改为革委会的机关报,另一些则被打压甚至停止出版,因为它们是“放毒、造谣的旧报纸”。10年间,报纸的发展停滞,一些报人也受到不 同程度的迫害。
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文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并由新华社转发通稿,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报业壮丽多姿的发展序幕由此拉开。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报纸渐渐从宣传本位回归到新闻本位。1982年,《新民晚报》提出“我们的报纸决不是专办给领导同志看的”。几乎在同一时期,新闻界 提出了“关于新闻语言多样化的问题”。当时穆青同志提出,新闻写作要打破新华体那种比较呆板、比较枯燥的方式,要用一种新闻散文化的方式来表现。这个问题 看上去是一个业务技巧问题,实质上却标志着我国大众传播媒介开始从过去较为单一的“政治教科书”的功能和角色扮演中走出来。这一时期,《人民日报》的发行 量创历史性地达到600万份,而发行量高达300万份的《中国青年报》也被看成是当时的一个标杆,其对大兴安岭火灾的报道从模式化的歌颂政府、赞美英雄中 走出来,直面灾难,深入揭露大火背后的官僚主义和造成火灾的深层原因,成为新时期新闻的代表作。此后,副刊热、舆论监督热、民生新闻热成为新闻履行多种功 能、扮演多种角色的表现方式。如今,除了对新闻的报道外,报纸的休闲功能、服务功能也都一一体现出来。
报纸发行:脉络相对清晰 形式相对固定
60年间,与报业的其他方面发展相比,报业发行的轨迹比较清晰,邮发、报摊、自办发行是3种相对固定、长时间存续的模式。
1949年年底,全国报纸经理会议召开,这次会议对报纸的发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报纸发行工作逐步地全部移交邮局办理。”1950年春,中国报纸开始进 入邮发阶段,报纸发行成为各级邮电局的主要业务。实行邮发合一,目的在于节约发行力量,扩大报纸的发行面,简化发行系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从“邮发合 一”开始,报纸发行开始了单一渠道、统一定价、定额定量的计划模式。
这种主要依靠邮发的局面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生变化。当时,报摊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此前的报纸发行全靠邮局,现在逐渐有了零 售的报刊点乃至流动小贩。上世纪80年代,许多行业最响亮的口号是:“走向市场!”而报纸当时也喊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的口号:“走向地摊!”
另一变化是自办发行的兴起。众所周知,邮局的收费较高、回款较慢,且投送质量令许多读者不尽满意。为改变这一现状,自1985年1月1日起,《洛阳日报》 大胆破冰,告别邮发,实行自办发行。洛阳日报社的做法在全国报业产生了巨大反响,当其获得成功之后,众多报社加入这一行列,一时间,自办发行风行全国。 1986年,《太原日报》等6家报纸转入自办发行。1987年,《武汉日报》等11家报纸转入自办发行。1996年,全国2200家报纸中已有766家搞 起了自办发行,继而全国自办发行的报纸达到800余家。几年时间,自办发行覆盖了几乎全部中等或中等偏大的城市党报和各生活类报纸,其报纸“自发”总数超 过总量的1/3,发行份数也接近一半,一举开创了自办发行的中国报业发展思路。这其中,许多自办发行的报社和北京青年报社的“小红帽”一样,在发行报纸的 同时进入物流配送和仓储运输等领域。也就是说,报业通过自办发行还迈向了多种经营的新领域。2004年,我国报业发行收入为153.8亿元,2005年为 170.7亿元,2006年为208亿元,2007年为214.8亿元,2008年为228.4亿元。
广告经营:与报业同时产生 产业路上排头兵
谈及我国广告业的发展历程,人们往往将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个阶段简略带过。其实,作为承前启后的特殊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广告还是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独特之 处的。1949年,全国第一次报纸经理会议召开,在会议通过的决议中有下列陈述:“广告在目前的城市报纸上是必要的。城市报纸应当以适当地位主动刊登有益 于国计民生的广告……服务人民群众的日常需要,同时也由此增加报社的财政收入。”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我国报纸广告一度出现了繁荣景象。 《人民日报》创办之后很快就成立了广告科,1949年10月4日的报纸上刊出了刊登“小广告”的启示。《人民日报》还分别于1949年10月和11月在天 津、济南、上海等外埠城市设立了广告经营处。据统计,仅天津一地,其工商界在《人民日报》上刊登的广告就占《人民日报》总广告数的1/3。因此,新中国成 立之初《人民日报》的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阶段我国报纸广告水平所能达到的高度。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的广告特色与时代特色浑然一体。比如,广告 的服务性凸显,最明显的例子是报纸将粮食价格的各地行情作为广告加以处理。
这样的局面持续了几年,自1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后,由于统购包销等经济政策的影响,广告业日益萎缩。在“文革”开始后,广告更是成了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关键指标,从而在报纸上彻底销声匿迹了。
1979年大年初一,中国内地媒体的一幕历史性突破在《解放日报》悄悄上演。时隔13年之后,《解放日报》这一天在全国媒体中率先恢复刊登商品广告。 1979年3月20日,《工人日报》在全国大报中首开先河,刊登日本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整版广告。这是“文革”后报刊刊登的第一例外商整版广告。
尽管这一系列事件都在乍暖犹寒的中国引起讨论甚至争论,但对于报业“以上层建筑这一定性标签一贴了事”的做法开始改变,我国报业的产业属性也逐渐显山露 水。改革开放30年来,报业广告与我国经济一起高速增长。据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报业广告收入为135亿元;2004年我国报业广告总收入231 亿,比1983年增长了360余倍,全国超亿元的报社也首次超过了100家。随后几年,我国报业广告一直呈两位数增长。2008年,我国报业广告经营额达 到342.67亿元。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报业的产业化之路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延伸着。1992年,中国报协建议允许报社从事跨行业经营,这是报业向业外扩张的开始,也是报 业经营进入风险区的开始。1993年,国务院把“报刊经营管理”正式列入第三产业,报业从神坛上走下来。1996年,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 集团挂牌,如今,我国已有报业集团40余家。跨行业、跨地区、组建报业集团、上市……一系列运作稳健而有成效地进行着。(牛春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