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两学一做专题 先进典型

优秀党员代表——贾宸琰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01日 点击次数:

人物简介:

贾宸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四年级学生,启明学院特优生。曾任第48届校记者团团长、新闻学院辩论队12级领队。目前已保研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

本科期间,贾宸琰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纽约时报中文网实习,独立发表多篇作品。曾获第三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新闻学子奖”(全国7人)、国家奖学金等。2015年,由省教育厅选派赴哥伦比亚大学游学。

关于大学学习生活:

1. 您大学时期当时参加了多个组织,而且也担任了很多重要的职位,在大家看来这肯定会花费很多时间,您是如何协调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达到参加组织活动和学习生活的平衡呢?

大一入学,我一共参加了三个社团组织的面试,记者团、院辩论队(后来通过选拔进了校辩论队)以及院学生会外联部,都挺顺利地进了。后来因为时间原因,大二的时候不再留在学生会。但记者团和辩论队是我不曾离开过的社团。

最初记者团吸引我的肯定是里面的能人和大牛。刚进大学总觉得学长学姐都非常厉害,记者团出了不少厉害的前辈,老一辈不用多说,直接接触到的学长学姐里就有就职南周、保研人大、或是成功申请哥大的。后来在记者团待久了,就发现这里就是一个正规媒体的缩影。从报题接题到跑稿子,再到修改后发布,每一个人都很用心地去遵循记者团制定的规章和制度。我后来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实习的时候,老师们都坦言很喜欢华科记者团的学生。一是上手快,很多报道技巧不必多教就已经熟稔;二是勤快肯干,遇到突发的时候愿意冲在前面,不找借口。

我本科期间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给外公外婆发一条短信讲讲近况,现在回过头看我大一时给我外公外婆发的短信,发现记者团的经历占据着绝大多数的篇幅。虽然现在看来都是一些小稿子,比如五栋遭窃后我怎么第一时间去报道,怎么在记者团做了第一篇深度报道等等,但那个时候每一个小小进步带来的欢欣,都是很真切的。

而新闻学院辩论队则培养了我快速搜集、整合并消化大量信息的能力。其实可以看到,对于新闻学生来说,这些社团活动和学业是并不冲突,甚至相辅相成的。

2.您的英语很好,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学习外语的方法呢?

我建议时间比较充裕的学弟学妹,可以多刷几部经典美剧,比如《摩登家庭》、《广告狂人》中很多对话场景就非常实用。其次,就是多背单词,可以背托福级别的单词。GRE的单词有兴趣也可背,虽然不如托福实用,但长期来看绝对可以大幅度提升英语水平。最后就是多看相关的新闻报道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都是很好的阅读资料。

不过,我对英语学习的忠告只有一个:不要为了准备某一个面试而去突击英语。语言非常需要长期积累,是很难在短时间内真正提升水平的。首先,你想要真的喜欢上英语,就要去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去接触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如果短期内没有办法接触到外国人,或者没有合适的机会出国的话,可以通过影视剧、新闻报道、文学作品、脱口秀等等作为很好的窗口一探究竟。其次,不背单词的话,什么都是无用功。没有单词量,没有重复性的、机械性的背诵过程,你可能最多听得懂,没法说得出口,更别提提升英语水平。所以很多人问我,听力分数、作文分数、口语分数怎么变高?背单词吧,多看看地道的英语是怎么说的,怎么写的。不然,真的什么都没用呢。

3.您能不能推荐几本新闻的报刊、书籍?

我们学院开设了刘锐老师的“西方新闻思想史”课程,他在我去北京面试前还给我单独推荐了好几本非常有价值的经典著作,这些书都挺好的,很有价值,大家可以多向刘锐老师请教。

《当代中外新闻传媒》,辜晓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传媒的四种理论》,[]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等 / 戴鑫、展江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8

《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做新闻》,华夏出版社

《什么在决定新闻》,北京大学出版社

《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修订版)》,哈克特、赵月枝,沈荟,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新闻从业者须知和公众的期待》,刘海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新闻、公共关系与权力》,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二、三、六、七章

《比较媒介体制(媒介与政治的三种模式)》,[] 丹尼尔·C·哈林 ,陈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新闻的力量》上、中部,迈克尔·舒德森,华夏出版社,2011-10

《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迈克尔·舒德森,华夏出版社:2010

《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体》,(英国)科林·斯巴克斯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2

《传播政治经济学》,文森特·莫斯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

《公共新闻研究:理论、实践与批评》,坦尼•哈斯(Tanni Hass) (作者), 曹进 (),华夏出版社; 20101

《公共新闻事业的理念》,华夏出版社

《媒介重构:公共传播的民主化运动》,第一到六章,暨南大学出版社

《媒介化政治:政治传播新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新闻:政治的幻象》,班尼特,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

《当代西方新闻理论》,刘建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最后的权利:重议报刊的四种理论》,(美)尼罗等,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关于保研及出国留学:

1.您保研了北大,您对于想保研的同学有什么建议吗?

我建议下一年准备保研的学弟学妹,尽早查阅你想报考的学院上一年保研需要提交的材料,一般每年都不会差太多。比如,北大每年都要求3封推荐信,复旦和清华是2封,而人大好像不需要推荐信。那么如果想要保送北大的学弟学妹,就可以提前想一下自己要找哪几位老师写推荐信了。另外就是多读专业相关的著作,多关心时事。

为什么说要多关心时事?去年923日,我参加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推荐免试研究生面试(新闻学专业)。专业面试的时候,我抽到了如下一题:2015919日,在一场学术论坛上,知名媒体人石扉客批评新闻学界不愿意声援业界,称:“新闻学界没有在媒体和记者们遇到权力压力的关键时刻给予声援,而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对媒体报道操作层面的挑剔”。对石扉客的这个看法,你怎么评价?这一题非常灵活,考察的即是仅仅发生在面试前几天的事情。虽然题目给出的材料已经很充沛,但不得不承认,倘若在对该事件背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临场遇到此题,心中难免慌张。

2. 您曾经去哥大学习,你觉得在哥大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对于想出国读书的同学,学姐有什么建议吗?

在哥伦比亚大学上课的时候,有一次旁听了一堂新闻学院研究生调查报道的课程,学生上去讲自己最近正在跟踪的选题,有一位学生说正在做校园里的sexual abuse,主要跟踪的是斯坦福的性侵案。当时的任课老师(也是教务长)直言如果只是一般的性侵案,那就没有什么新闻价值。然后学生和老师就开始argue起来。很震撼。从那个时候开始,下决心要好好学英语,好好学新闻。世界太大,该学习的东西还太多。回国后就开始各种英语考试,争取到了在外媒的实习机会。

建议就是早点规划,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有机会的话,可以考虑去外媒或者外资企业实习,争取有不可复制的经历。

关于实习:

1.您的实习经历很丰富,从人民日报社、中青报,到纽约时报中文网的新媒体和刺猬公社,您怎样看待实习,是否实习越多越好?有没有一些实习的经验能够分享给同学们呢?

第一次实习是《人民日报》,很感谢学院,当时很巧,学院分配给大四的指标没有用完,就推荐了我这个大一的学生去了人民日报社。中青报的实习是记者团之前在那实习的学姐推荐的,后来南周的实习又是中国青年报的刘万永老师推荐的。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你的每次机会,尽可能做好手上的每件事情,因为这有可能就成为了你下一次机会的源泉。

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的老师和实习生们。这里的实习生大都是我的师兄师姐,每个人都非常非常优秀,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最值得分享的是在《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的实习经历。特别报道部的吴湘韩老师、刘万永老师、叶铁桥老师对新闻的执着和热情都极大感染着我。再加上我参与了念斌案、泗洪农民上访事件、昭通地震、湖南省纪委官员实名举报国家药监局前局长这些热点事件,慢慢开始体会到一个真正的媒体人可以起到的作用,发挥的力量。可能只能推动一件很小的事情,但也足够开心。

是不是实习越多越好这个问题,我觉得,在能明确自己实习目标并保证实习质量的前提下,确实是越多实习越好吧。

关于个人成长:

1. 您曾担任记者团的团长,辩论队领队,高中时也是班长,您觉得自己是不是一个有领导力的人?如何成为一个有领导力的人?

领导力不一定是个正向的评价词汇,所以我不会这么评价自己(哈哈)。举个例子,当时我们和武大一起办“寻眸”新闻报道大赛,当我看了武大的参赛稿件时,我惊觉我们团的业务水准跟不上了。武大几个新闻女生的视野,文本写作能力都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我开始反省我可能花了太多时间在形式上的创新上,过度看重了一个又一个的“首创”,而最本真的,我们曾经最引以为重的东西,比如业务水平,比如扎实的采写能力,都丢却了。

2.您获得过许多奖项,您觉得获奖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和心态有什么影响吗?

没什么影响,厉害的人太多了,感觉自己获得的奖项不值得一提。我们学院厉害,就以范敬宜新闻教育奖为例,从第一届到第三届都有我院学子荣获“学子奖”,目前已有4位华科新闻学院学子荣获该奖项。我院和主办方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一样,都是全国高校中获得范敬宜新闻教育奖“学子奖”人数最多的新闻学院。这很不容易。非常感谢张院长、詹书记和李书记,也很感谢当时张梅兰老师鼓励我申请范敬宜新闻教育奖。


上一主题: 优秀党员代表蔡振阳: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下一主题: 没有了

新闻通知
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