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会议新闻 | 人类世的时、空、物——第二届媒介物质性研究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21-04-26 作者: 浏览次数:


全体参会嘉宾合影

来自地质学的人类世Anthropocene)概念提醒我们,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地质和生态中起着核心作用,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的边界远不如我们想象得那么泾渭分明。在数字媒介深度嵌入的当今社会,这一新的世界图景已经不再只是科学假说。全球正在经历的新冠疫情更是让这一洞见变得更加真切。传播与媒介研究如何在人类世的维度下重新理解时间和空间?如何想象一个由无机物、有机物、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创造的技术物、媒介物、数码物所共同组成的世界呢?

2021424—25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举办了第二届以人类世的时、空、物为主题的媒介物质性研究论坛。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以及拉夫堡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等21所高校4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此次会议,从人类世的视角进一步打开媒介物质性这一前沿性的研究领域。


24日上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孙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际新闻界》杂志主编刘海龙,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章戈浩,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磊分别发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讲。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教授出席并致辞,本次论坛的召集人之一袁艳教授主持开幕式和主旨演讲。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教授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袁艳教授

主持开幕式与主旨演讲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孙玮作主旨演讲


孙玮教授发言的题目是《数码之城的物与人》,她认为数字技术具有去物质化特征,将城市中的物与人数据化,经由二维码技术的再物质化,城市中的物与人被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数码之城。数码之城的出现,重塑了媒介与人类文明之关系,凸显了人作为媒介的双重物质性。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龙作主旨演讲


刘海龙教授发言的题目是《身体的物质性与传播》,他讲述了传播与身体研究中已存在的传统路径,从而提出新的待探索的进路。他认为在后人类视角下,身体成为现实世界与网络之间的中介,形成网络化身体。身体打破了原有的二元对立概念,介于物质与信息之间,从而也影响了网络社会,造成身体的异化。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章戈浩作主旨演讲


章戈浩老师发言的题目是《幽显之隔与生死相通:非人类-后生命传播的潜能》,他认为新媒介出现后为大众创造了无法理解的奇观异景,出现了新媒介的幽灵效应。当生命进入后生命,可以通过信息、意识的保存进入后生命的三种形态——数字来生、数字永生、数字隐身,从而进入技术的生存闭环。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磊作主旨演讲


张磊研究员发言的题目是《根茎与孢子:智能媒介处境中的生命、生殖与生存》,他认为人类世代表着我们对当前状态的判断,在向前看和向后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人类的生存,也要关注其他生物的生存。蘑菇提供了一种可拟的模拟形态,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和媒介的多种可能性。


24日下午至25日,论坛进入六场分组研讨阶段,围绕本组成员的参会论文展开讨论。六场分论坛的主旨分别为技术化的身体与情感人类世生态与跨物种传播物之理论非人视角下的人与机器数字技术的社会重建以及地方中的媒介物


第一场分论坛的主题为技术化的身体与情感,由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章戈浩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曾国华发言的题目是《非人的生命政治:玩具生命、人工智能、物化人类以及将临的良善社会构建》,曾国华从动物研究与生命政治的关联出发,讨论了动物、类同动物的玩具生命和人类之间的多种可能关系以及建立在这些关系之上的生命政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谢卓潇向大家分享了她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龙合作完成的《网络化身体:病毒与补丁》。她用网络化的身体这一概念解释身体与互联网技术新型关联,即入侵互联网技术运作体系的身体和具身传播,从而反思人与技术的关系。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李蕾蕾与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研究生张喻童共同分享了《论网络书写的具身-物性:以一起练字为个案说明》,她们从书写媒介演进切入,讨论了以一起练字为代表的网络书写的具身-物性问题。


阿姆斯特丹大学媒介研究系研究生胡珏玲发言的题目是《生产性故障与数字亲密关系》,她关注虚拟主播的物质性,将虚拟主播不和谐的瞬间理解为装置元素在相互组合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认为故障帮助观众确认了虚拟人物的真实性,为观众与虚拟主播建立多维度的关系提供更大的灵活性空间。


拉夫堡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博士生陈彦宁在线上分享了她与四川大学教授黄顺铭合作完成的《旧技术物的社会生命与文化传记——iPod闲鱼上二手实践的考察》,她讨论了旧技术物再商品化历程中的产业链条、交换价值、情感价值、怀旧文化内涵,以及消费流通过程中的生命故事、旧技术物的知识,提出了理解技术物的分析路径和多元维度。



第二场分论坛的主题为人类世生态与跨物种传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曾国华主持。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易莲媛发言的题目是《人的再自然化:社会生物学、演化心理学与当代中国流行文化中的歧视性话语》,她以社会生物学演化心理学切入,勾勒此二者在中国的流行文化中的历史及传播地图,并进一步思考科学话语与现存社会结构的关系。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媒介与文化研究专业博士候选人李沐杰发言的题目是《超越算法治理的自动化思想》,李沐杰从算法治理与自动化思想切入,她认为自动化思想为探寻对非人算法的环境治理的转化提供了条件。自动化思想可以被构想为一种使人性生态化的方式,以超越算法治理中的主体局限。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生陈朝辉发言的题目是《电与数字媒介的纠缠:生态论与实践论》,陈朝辉从媒介生态和媒介实践两个视角再现了电与数字媒介的纠缠景象,从而在电的视角下重新理解与认识数字媒介。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刘亭亭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生高晓君发言的题目是《宠物的类亲属化与当代城市空间重构》,她们关注人类-宠物的空间生产,认为从宠物文化的商业空间具象化实践中,可以看出人们围绕宠物生起的购物欲,形成从线下到线上的联动媒介化叙事。


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生方俊发言的题目是《以猫为媒:非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下猫社交的主奴之辩》,他指出在万物为媒的环境中,猫不仅仅是可爱的萌宠,也成为一种新兴的社交媒介。以猫为媒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行为与生活方式,人与社交被驯化了。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硕士生欧阳沛妮发言的题目是《克苏鲁纪视野下跨物种亲密关系的银幕空间建构研究》,她通过克苏鲁纪视角,探讨幻想电影中跨物种亲密关系空间的形成与特征。她指出跨物种的亲密关系不仅批判了传统银幕的人类中心主义,还打破与重构了传统的电影空间,为电影空间注入了流动性。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龚泽恩在线上分享了他的研究《动物化传播——历史、权力与想象》,他指出动物化传播指的是人类将与动物有关的各种形象与元素融入到社会信息系统中的行为。在媒介史视阈下动物化传播在印刷时代、电子媒介时代、互联网时代有不同的特征,这背后是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权力关系的转型。



第三场分论坛的主题为物之理论,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龙主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昝朦发言的题目是《我们如何在世界中直接思考物?——对特里斯坦·加西亚的物理论考察》,她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对加西亚《形式与对象》加以考察,认为加西亚的物理论就是在世界之中的物的形式化领域和在宇宙中的对象化的经验规定性领域中,提出了一种关于准实在的物的倾向,一种对思想、语言和知识中的界限的批判性反思。


中国传媒大学移动互联与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韩霄发言题目是《回归传播本身:后人类时代社交机器人的阐释逻辑与理论路径》,她围绕传播技术从存在论和本体论视角展开对话,聚焦社交机器人自动化传播问题,以浙大CCNT实验室饮水机娘、古城钟楼、树洞救援团为例阐述机器人如何跨越人类传播边界,重构人与技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讲师戴宇辰发言题目是《给我一把枪,我将使所有的物移动:布鲁诺·拉图尔的物之社会学考察》,他从布鲁诺·拉图尔的物之社会学出发,梳理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于物的主要观点:(1)物是一系列关系性效应;(2)行动意味着制造差异;(3)物通过转译而行。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杨慧分享了她与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副教授黄松爱合作的研究《时间之谋:新媒体影响下的媒介时间与人的关系研究》。她将媒介作为时间度量的核心,指出新媒体影响下的媒介时间侵入大众日常生活,碎片化的时间导致线性逻辑思维的减退,媒介时间重新安排了大众的生活。



第四场分论坛主题为非人视角下的人与机器,由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章戈浩主持。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曹小杰发言的题目是《物质性与可供(控)的数字文化:以电脑为中心的分析》,他从旧电脑的归宿出发,探讨人与物的情感边界以及数码产品对物理空间的再造关系,提出以电脑作为一种方法,探究国家、市场、社会在话语、空间层面的相互关系。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姚晓鸥分享了她与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毛家骥合作的研究《数据挂碍,不可通达性互动与点赞的媒介化逻辑:抖音平台点赞技术的物质现象学研究》。他们借助深度媒介化理论考察抖音平台中多重数字化技术,并引入海德格尔对生存论结构的分析来研究用户评论与对话中显现的经验模式,提出点赞键的谱系不仅呈现了网络社会基础设施的变迁,以点赞为代表的数据流量更成为数字化生存的一种牵挂。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博士生应武发言的题目是《人造技术物的又一次意外?智能音箱的文化研究》,他以智能音箱为研究落点,探究智能音箱意义的产生与表征,及其如何形成一种文化的规则与认同,进而促进生产与消费。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讲师李雪莲发言的题目是《回到自然状态:媒介技术实现的人类天性与卢梭自然状态的现代性考察》,她认为凭借信息技术与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人类内在的体验状态上更具亲和力地退回到卢梭勾勒的自然状态,这一状态的趋势具体体现在人类在赛博想象和实践中作为孤独者的日常生活得以最终确立,这种确立是种族、资本、性别、交往等重要研究领域重构的基础。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张昱辰发言的题目是《时空装配:作为具身传播实践的日常移动性与地铁物性的生成》,他以上海地铁的物质性为例,探究了在交通运行中地理空间、人际、数字三重维度的接合,如何使得地铁的物质性得以在技术、空间、身体各种元素的装配中得以展现,从而揭示了交通作为当代传播新领域的可能性。



第五场分论坛的题目是数字技术的社会构建,由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磊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婷婷发言的题目是《社交媒体平台方言与性别暴力数字化叙事重构》,她以知乎和微博两大社交媒体平台为对象,研究其平台方言如何型塑数字化的性别暴力叙事及其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刘锐发言题目是《疫情追踪技术的社会建构——以健康码为例》,他关注疫情追踪技术如何在中国社会被建构起来及其技术网络的形成,他认为健康码的使用得益于资本、政府和社会的协同,存在用户群体的缺失,呼唤数据正义并改善其传播设计。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吴璟薇发言的题目是《贞子爬出电视机——恐怖心理与媒介物质性分析》,她思考作为装置的电视机屏幕是如何来改变我们对贞子的感知的,从而思考恐怖心理与媒介物质性的关系。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生朱琳分享了她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袁艳合作完成的《儿童陪伴机器人的技术驯化与性别工程》。她从技术驯化的角度切入,关注生产领域中技术制品的物质化过程以及性别话语实践,提出在儿童陪伴机器人的人格驯化过程中出现了决策的男人写梗的女人,男性的妥协与女性的再传统化,认为在儿童产品的研发中,主导的男性气质虽然受到了女性经验的挑战,但并没有改变劳动分工中女性的从属地位。



第六场分论坛的主题为地方中的媒介物,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吴璟薇主持。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韦宜均发言的题目是《拟像与想象:少数民族表演服的高端定制》,她从少数民族表演服的高端定制出发,围绕拟像视角下的表演服构建,揭示了人们对少数民族的想象过程及原因。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罗梦雨发言的题目是《声音媒介的文化再现系统:唱片与留声机的广告话语论述(1890s-1950s)》,她的发言关注媒介物质文化研究中的话语实践,以唱片和留声机为例阐述声音媒介的物质性与广告话语之间的关系,认为广告话语在重塑物质文化中发挥了生产性作用。


武汉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黄骏发言题目是《传播是观念的交通:查尔斯·库利被忽视的运输理论及其当代启示》,他从库利1896年博士论文《运输理论》出发,借其理论来讨论交通与传播间的勾连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讨论运输理论对传播学的后续影响以及对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启示。



25日下午,论坛进行了闭幕式。闭幕式由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磊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袁艳对本次论坛作总结发言。她指出,尽管人类世仍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但是它的确有助于我们站在一个全新的时空尺度思考媒介与传播。尺度的变化往往会颠覆关于中心/边缘、常规/例外的秩序,这才使得本次论坛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了主流传播学研究的边界,少有地将基础设施、能源、生态、跨物种等因素带入传播学研究,从而帮助我们重新理解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这正是媒介物质性研究所肩负的使命。



论坛最后,下届主办单位代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吴璟薇向大家发出邀约,邀请大家明年春季相约清华园,参加第三届媒介物质性研究论坛。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东六楼

联系电话:027-87543520 87544547

邮编:430074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