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从“要发声”到“会发声”——湖北日报评论员肖擎谈社论写作

发布时间:2016-05-04 作者: 浏览次数:


    (新闻学院  邓涵予)4月28日,华中大评论学社邀请《湖北日报》资深评论员肖擎来我校举办第49期新闻评论讲座,为同学们阐述了党报社论的写作手法。

    “党报如何发声?有三个渠道:社论、本报编辑部文章、本报评论员文章,” 肖擎认为,在一版评论中,社论最为重要,它通常选取特殊的时间发布,如两会期间、十一国庆等。

结合工作实践,肖擎将社论的特点概括为三“不”评论与三“中”评论。以国家地区的中心、重心与核心政策为写作主题的三“中”社论,难免带来命题作文般的“不讨喜”之感。

谈到使社论写作“会发声”,肖擎指出如下四点:首先,评论员要有世情、国情、省情的“数据库”。以湖北日报编辑部评论《支点路上 我们激情跨越》为例,他说:“在对湖北‘十二五’的成就经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评论员需将数据进行概括、调研与核实。”其次,政治的“背景墙”至关重要。社论写作与一般时评的区别在于,即便针对同一主题,社论也更偏重于释疑解惑、思想先行。再次,评论员需有专业知识作为“压舱石”。社会民生类评论常见诸报端,而经济法律等领域却鲜少问津。将专业知识内化为评论语言,是社论写作的突破口。最后,可自由转换的“话语系统”必不可少。具备在“宏大情感”与“文件语言”间互相切换的笔力,方可应对社论选题日渐多元化的趋势。

此外,针对党报社论的认识误区,肖擎也一一厘清。受众普遍认为党报一版评论枯燥无味,一方面由于其长期以“抄文件”式的面貌呈现;另一方面因承担舆论引导的特殊职责,限制较多。“目前多家都市报把《人民日报》评论作为学习标杆”,他指出,坚持政治性与大众需求并举,产出思想的增量,是党报社论的发展方向。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东六楼

联系电话:027-87543520 87544547

邮编:430074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