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中国公关云讲堂 | 朱春阳:全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沟通策略

发布时间:2020-07-16 作者: 浏览次数:


2020713日晚7点,中国公关云讲堂第一期正式开讲,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朱春阳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全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沟通策略”的精彩讲座。本期讲座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兼公共关系分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陈先红主持,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300余名师生在云端共同参与了本期云讲座。

朱春阳教授从传统传播体系下的政府传播机制出发,阐释了政治家办报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操作方案的差异性。他指出,新世纪以来,经过互联网赋权,传播资源由官方独有变为民间和官方共享。在现代传播体系基本形成的背景下,当前政府公共关系面临的基本传播场景表现为:“全世界都在看”“人人都有麦克风”以及“24小时在线”。基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改革总目标,政府需要从全能型政府转向有限政府,并通过“可沟通政府”的建设进而成就“可信任政府”,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全”媒体为新时期政治家办报提供了行动指南。随后,他通过大量案例,指出全媒体时代,面对群体性事件增多的现状,官方何时发声、如何发声、有效打通两个舆论场是处理网络舆情沟通的关键,只有线上线下保持高度一致,舆情才会慢慢消散。因此,网络舆情绝不仅仅只是网络上的故事,而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网上网下同心圆。最后,朱教授用一句话总结了本次讲座的基本结论:政府公共关系要守住底线,这个底线就是:远离“雷词”,讲一个智商正常的故事

“君子温润如玉,观点锋利如刀。”讲座结束后,陈先红教授以此评价朱春阳教授和他今天的整场讲座。她指出,朱春阳教授充分发挥了新闻传播学和政府公关的专业融合优势,从“新闻、旧闻、不闻”三闻原则提出问题,围绕公关核心词“沟通”提出了政府舆论沟通管理策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她提到全媒体时代是大舆情时代,民众公共意见汇聚成为数据产品,如何将这个数据产品转化为公共内容产品,做好网络舆情管理,需要将新闻传播与公共关系的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因此,做好网络舆情沟通既需要好的记者,也需要好的公关人。她说:“正如朱春阳教授所言,一个不专业的宣传人员,就是‘专业挖坑手’。因此我们需要培养更多既懂新闻传播和媒体运营规律,又懂得公关理念、公共沟通的复合型人才。”

在讲座的最后,朱春阳教授就“民间舆论场是否存在分化”“如何把握好网络舆情冷处理和热处理的比例和分寸”等问题与老师和同学们展开了交流。参加讲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均表示在首期讲座中收获颇丰,非常期待“中国公关云讲堂”的后续讲座。

据悉,“中国公关云讲堂”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分会(PRSC) 发起,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旨在以“云讲堂”的形式联络政、产、学、研各界关系,在全球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共同助推中国公共关系事业发展,推动中国公共关系事业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附:朱春阳精彩观点集锦

  1. 传统传播体系下的政府传播机制基于1949年后对新闻业的国有化改造,最终实现了所有大众传播资源一律收归国有。在对大众传播资源全面掌控的前提下,政府传播机制以用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三闻原则”为行动方案,即新闻、旧闻、不闻。

  2. 2000年后,互联网赋权,大众传播资源由官方独享变成民间和官方分享。“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现代传播体系。

  3. 当前各级政府公共关系面临的基本传播场景:全世界在观看;人人都有麦克风;24小时在线。

  4. 最新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目前网民刚刚突破9个亿,但仍有4.96亿为非网民群体,因此,中国舆论场常常分裂为线上与线下两个层面,线上线下舆情处置方案的对立、撕裂仍然严重存在,因此,网络舆情沟通不能只考虑网络层面的沟通,还要考虑网下的沟通机制。

  5. 现代传播体系下的政治家办报基本价值目标:在全世界都已经知道的情况下,如何给全世界一个“交代”,这也是当前危机传播能力的基本要求。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发展起来后,多元利益主体出现摩擦冲突的话,社会能否提供一个顺畅沟通的方案?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是没有的。多元化、碎片化的社会化网络体系,太多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使得社会共识程度降低。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具有里程碑意义和价值,它试图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为当代中国人讨论问题提供基本的价值框架。

  7. 一个傻瓜化的舆情识别方案:当官方与民间就同一事件的要素进行重要性排序时如果出现严重的反差,这就意味着共识达成的事实基础不存在了,危机随时都会爆发。本质上,群体性舆情事件也是一种体制外的社会沟通机制,只是成本过高、方式激烈、破坏性大,因此要尽可能避免。

  8. 网上网下同心圆是以新媒体为圆心,而不是传统媒体。

  9. 解决网络舆情绝不仅仅只是网络上的事,而是线上线下相结合。

  10. 政府公共关系的底线:远离“雷词”,讲一个智商正常的故事。

    (撰稿:李旺传 文字整理:李旺传、李欣)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东六楼

联系电话:027-87543520 87544547

邮编:430074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