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要闻 > 正文

【教学改革】巧辩新闻传播 博论国家形象

发布时间:2021-05-08 作者: 浏览次数:

    2021年5月7日上午10点,《外国新闻传播史》第二场课堂辩论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融媒体实验室演播大厅拉开帷幕,本科2020级新闻2班与新闻3班各四名辩手围绕“新闻传播与国家形象”主题展开激烈辩论。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昆教授、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华君教授、陈薇副教授、王一鸣老师参加了活动。


18892


    辩论伊始,正方一辩叶鸣同学首先表明观点。她认为,新闻传播对于建构国家形象作用显著。她从李普曼的“拟态环境”出发,提到由信息构成的拟态环境影响着人的认知,因此媒介议程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众议程。在当前的国际新闻实践中,不可避免的植入了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倾向,从而影响了国际社会对一国的整体认知。轻视新闻传播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作用,只会让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丧失话语权,加强我国形象传播能力建设刻不容缓。


10DD7

    

    反方的辩题为新闻传播对于建构国家形象作用有限。姚晓炫同学首先指出,国家形象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其影响因素来自多方面。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强调,国家的客观现实是最根本的,没有客观存在的现实就无所谓国家形象。并从信源、传播内容以及受众的三个层面,分析了建构国家形象的难度与障碍,由此论述了新闻传播对国家形象建构效果有限。


11C3E


    此后,双方辩手就对手立论观点又进行驳辩、攻辩、质询和自由辩论环节。辩手们分别就“国际传播的污名化”“国家形象的自塑和他塑”“新疆棉事件”“伊拉克战争中的新闻报道”等议题口若悬河,旁征博引,展开唇枪舌战,现场气氛迅速升温。


EF42

    辩论结束后,经过评委现场投票,反方新闻3班捧得桂冠。张昆教授和李华君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精彩点评。张昆教授指出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体系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国家形象的构建,以增强国际社会对本国的认同与支持。国家形象是对国家客观存在的一种主观反映,国家形象的塑造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其中国家的客观实在是第一位。“当前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形象的认知还存在很大差距”,他补充道,这对于作为未来传媒人的同学们提供了空前有利的机会,为中国在全球视野中传播和形塑一个理想的大国形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FCB1


    李华君教授从对国家形象的理解和新闻传播的边界两方面问题对辩论进行评价,强调在辩论的过程中明晰核心概念非常重要。他表示,国家形象的构建是一个久久为功、长期持续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可改变。因此我们更需要从跨文化的视角,探索国与国之间的对话交流,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方能形塑良好的国家形象。


1746B


    最后,在场嘉宾老师为双方辩手颁发奖品并合影留念。


    据悉,《外国新闻传播史》是由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昆教授领衔,陈薇副教授、王一鸣老师共同主讲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以历史思维与全球视野为统领,率先提出新闻传播史体系的“三维空间”与“三个结合”。此次小组辩论作为课程的传统环节之一,更是通过观点的碰撞与交锋,激发同学们自主学习的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观追古问今、运用世界观融会贯通、运用实践智慧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多重能力。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东六楼

联系电话:027-87543520 87544547

邮编:430074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