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要闻 > 正文

我院学子武丹萍获第十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学子奖

发布时间:2022-11-21 作者: 浏览次数:

 

我院学子武丹萍获第十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学子奖

 

11月12日,“第十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颁奖典礼暨第八届新闻传播学科高峰论坛”在清华大学顺利举行。本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共评选出学子奖10名,良师奖2名,良友奖1名。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19级新闻学专业本科生武丹萍荣获第十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学子奖。

 

“范敬宜新闻教育奖”是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原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范敬宜命名的奖项,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新闻教育类奖项。此奖分设新闻学子奖、新闻教育良师奖和新闻教育良友奖;由“范敬宜教育基金”设立。基金由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国家外文局等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发起成立。

 

 

范敬宜新闻奖颁奖典礼现场

 

一、熟悉一座城市,热爱一份专业

 

2019年9月,刚刚踏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的武丹萍也是第一次来到武汉,面对眼前新鲜的校园环境以及相对陌生的城市,略显惶恐的她也充满了期待。

 

“高中时期我其实并不了解记者,所以大多数时候其实是以读者的身份来了解别人所建构出的这份职业的。”大一一入学后,她选择成为校记者团文字部的一员,以校园记者的身份来尝试让自己慢慢与这份职业同频共振。

 

记者团的丰富经历让她在新闻学院这个大环境下渐入佳境,“在记者团一次次做稿让我慢慢喜欢上记者这个行业”。在华中大这样一个以理工科为主的环境中,对于学生记者武丹萍而言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自己陌生的领域与选题,“我只是觉得很新鲜,但我一点也不排斥”。从协和医生到飞流智能团队,对新闻专业的她而言每一次采访都是富有挑战的“跨界”,她会欣喜于自己认识了新的采访对象,同时也会满足于自己了解了新鲜领域的专业知识。

 

2019年岁末,武汉突如其来的疫情为武丹萍的大学生活短暂地按下了“休止键”,可也正是那段居家的日子让她对记者这一职业有了更真切的认知。2020年初逆行援鄂的新闻工作者追踪患者救治、追问物资保供、追击疫苗及药物研发,只为报道客观真相回应公众关切。对彼时刚上大一的她而言,那是新闻专业主义最鲜活的教育: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记者第一时间在现场”作为准则也厚植进了她的心中。

 

二、在专业条线里扎根沉淀

 

做稿的时候她曾问过记者老师,怎样做到在一个专业条线里扎根沉淀?得到的回答是“在不断地做稿中学习”。每当面对一个新的新闻现场,查不同话题的资料文献、和不同的采访对象对话,在反复地尝试中她在“新闻”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曾经一次在财新民生组做过的一个医疗选题让她至今难忘,从还原新长征福利院送活人去殡仪馆事件起,们将目光投向在疫情中苦战的养老行业,从一线的养老院到集团管理层、行业研究者和民政系统,历时一个月,对话近30位不同角色的养老业相关方,以万余字行业调查分析养老院封闭管理但频繁失守原因。“我惊讶于他们的记忆里精确日期和事件的对应。两年前那会儿我不在,两年后希望没来晚。”

 

 

 

“在新闻行业实践越久,越明白自己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真假信息混杂的网络时代,对记者的专业素养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尖下的网络世界试图取代现场,以假乱真的谣言隐秘而迅速地在人际间传播。她说:坚持真实和客观的准则,把握感情与理性的边界,这是新闻学院和过往所有的实习单位教给的。”面对舆论场的众声喧哗,她选择始终保持清醒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发现问题的症结,对自己写下的每一句话负责

 

 

三、愿有朝一日,相见于新闻一线

 

在澎湃新闻时事新闻中心九个月的实习,更加深了她在现场一词实践层面的感悟。7·20河南暴雨,我们开辟全网求助渠道,为洪水受灾者发声、跟进救援进展;3·21东航坠机,我们第一时间联系各方专家、搜索查阅文献,透视和解码空难调查;10·11河北平山大巴坠河,我们直击现场、联络伤者,多方掌握搜救后续。

 

现阶段作为实习生,武丹萍虽没能以脚力亲自抵达过一线现场,但在后方拨打的一通通电话里,她仍不止一次感受到记者手中的分量。一次次通话背后连接的,就是生活在身边的人当下真实的经历。被体罚致残的初中女孩、抱团取暖的病友、遭遇婚介骗局的受害者......“沉默的声音若不能用文字呈现,只会随时间的流逝了无踪迹她为自己能将一阵阵真实但细小的声音放大而感到值得。

 

 

 

然而,武丹萍也未尝没有过因为工作强度过大而想要退缩的念头。跟进最费心力的是医保基金抗疫使用的报道。几乎不具备任何行业储备和资源,一点点从零开始搭建知识体系,学习从官方文件庞杂的数据中观变化、发现端倪”她用最原始的方式查号码、打电话、采访被拒,再打下一个、再被拒......挣扎半个月,最终才得到一定量可采用的信息。然而也正是这些看似繁冗且无用的循环给了很大的职业信心。这次经历带给她最大的收获便是信息是在行动中得到的,不靠等,不靠瞻前顾后地想”。

 

三两下风风火火装好行李,挖掘线索、查遍资料,赶往百千公里外的核心现场;裤脚沾满泥土走在山谷抑或丘陵,天南海北、田间地头,倾听真实但细小的声音。”这是武丹萍心中对未来诸多幻想中最明亮的一帧,这不同于梦想的虚无缥缈,她正在用自己的一次次奔赴将这样的场景一步步变得清晰与真实。

 

“若有机会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愿未来在新闻现场见,在促进医疗事业发展、推进民生改善的路上见。

 

文字:卢奕婷

图片:除文中标注外,由受访者提供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东六楼

联系电话:027-87543520 87544547

邮编:430074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