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访俄新闻专业实践队来到俄罗斯排名第一的高校——莫斯科国立大学,参加由中俄大学新闻教育联盟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数字化时代的俄罗斯和中国新闻教育”。来自莫斯科国立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和CCTV、BigAsia等业界代表齐聚一堂,就中俄新闻教育改革进行深入研讨,共享中俄新闻教育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徐明华教授作为中方代表出席本次会议开幕式,并以“与时俱进,融合创新,探讨中俄新闻教育的未来”为题作主旨发言,得到参会嘉宾的积极响应。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徐明华教授(右)
徐明华教授高度肯定了此次会议在见证中俄国际教育合作的重要作用,并详细介绍了中国新闻教育的发展与现状、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文工交叉、应用见长”的特色新闻教育模式。她指出,期待未来中俄高校国际教育展开更深度的合作,共同促进中俄国际教育迈上新台阶。
中俄大学新闻教育联盟副主席、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学院院长Elena Vartanova教授
中俄大学新闻教育联盟副主席、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学院院长Elena Vartanova教授对徐明华教授的发言给予高度肯定,并指出中俄新闻教育具有许多共同之处,值得彼此相互深度学习。她强调,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相信本次会议能为当前中俄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带来有益的洞见与启发。
CCTV、BigAsia等业界嘉宾发言
会上,学者专家们和业界代表各抒己见,围绕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与创新交流经验与思考。团队的三位博士生参与了分论坛研讨。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邓博艺
邓博艺在分论坛一中围绕“政治术语国际传播与中俄新闻素养教育”,分享了国家政治话语体系建构路径。她首先分享了全球化趋势下,国际交往的深化对国家政治话语体系建构提出的新要求及其在中俄关系中政治术语的重要性。其次,提出要加强政治术语的创设、翻译和传播三方联动教育机制建设,实现术语国际传播全过程统筹布局。最后,她建议开展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的政治术语的国际传播实践和媒介素养教育的整体实施与精准评估。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蒲蕤
蒲蕤在分论坛二中基于Hegselmann-Krause模型提出了新的舆论演化模型,该模型考虑到面对争议问题时受单方面陈述和双面陈述不同的影响,对经典的Hegselmann-Krause模型进行了改进。她首先介绍了Hegselmann-Krause模型在网络社交时代观点演变分析中的重要性。由于该模型已不足以充分说明现代网络社交中意见交流的现实情境,她提出了一种新的舆论动态教育模型,并在人工生成网络上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高学历者占比较高的群体相比,在一个低学历者占比较高的群体中,人与人之间更难达成共识,这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赵艺颖(中)
赵艺颖在分论坛三以“新冠疫苗感知:基于推特数据的情感分析”为题,探究了新冠疫情期间社交媒体上关于疫苗的信息传播和公众态度。她通过使用无监督学习的VADER模型来判断情感类别并计算数据集的情感值,并基于用户之间的互动构建了一个通信拓扑网络探索情感方向。基于此方法的使用,她得出以下结论:其一,人们对中国疫苗和其他国家的疫苗情感不同;其二,情感值可能会受到每日新闻案例和死亡人数的影响,话题的性质也会影响情感类别;其三,社交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可以对其他用户产生情感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