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4日,华中科技大学2023-2024学年度“三好学生标兵”候选人风采展示暨优秀学子故事分享成功举行。我院2021级本科生孔佑樨拟获评华中科技大学2023-2024学年度“三好学生标兵”荣誉。“三好学生标兵”是学校授予本科生个人的最高荣誉称号,在全校范围内评选出不超过 20 位,要求学生在思想政治、专业学习、科技创新、学生工作、实践经历等方面堪称表率。
学生简介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21级本科生;连续三年加权排名专业第一,获评本科特优生荣誉;连续三年获评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获“挑战杯”红色专项全国二等奖;主持两项国家级大创项目,担任本科特优生联合会主席团成员、广电播主2021级本科生党支部书记、播主2101班团支部书记,带领支部获评“五四红旗团支部”、“百生讲坛”金牌团支部;曾任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团委副书记,连续两年获评社会实践优秀个人,所在团队获省级社会实践重点立项。
“六边形战士”的炼成记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 浩气展虹霓。”这是两年前孔佑樨的国奖答辩结语,亦是她对自己未来的期许。连续六学期加权排名专业第一、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及校三好学生、院团委副书记,主持两项国家级大创项目,结题优秀,连续两年获评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往后的时间里,孔佑樨没有忘记当时的希冀,一步一个脚印的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在取得一定成绩后, 孔佑樨并没有止步于此。秉持这份“不断向上”的初心,她继续深耕专业领域,在不断尝试中探知,努力学好每一门课,最终加权稳居专业第一,近90%的课程获得了满绩成绩。除此以外,她的身影也积极地出现在大广赛、大计赛等学科专业技能竞赛中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专业上“高歌猛进”的同时,她也在不断探索自我边界。“我发现我不止对自己的专业感兴趣,对于新闻传播学科的理论知识,我也愿意去探索。”就这样,因着那份探索的兴趣,孔佑樨走出学校教室、走入田野乡间,将目光对准长江非遗、将镜头转向中华文化,以行践学、以行促知——创新性地结合影像、游戏、数字化,深度融合AR、VR等现代传播技术……将理论变为了实践,为自己的专业能力“添砖加瓦”。
“我想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
大二的暑假实践不仅在孔佑樨心中深深种下了一颗新闻理想的种子,更让她深切体会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大三,她参加了“TPIS国际学中文辅导项目”,帮助留学生学习中文,向他们讲述中国故事;在大四,她选择去武汉国际传播中心实习,参与报道拉美使节团访汉活动,主动向此行团长、乌拉圭驻华大使卢格里斯先生介绍汉绣展品。回到学校,她担任国际传播方向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负责人,在数据分析中瞄准更具国际传播力的文化基因。孔佑樨践行自己的初心,用近四十篇报道描绘在华海外人士的关注与热爱,用镜头捕捉他们的笑脸与感动,用话筒记录他们真实而多元的声音,传递出他们的真诚感情。
面对采访,她坦言也曾遇到很多困难,亦有不少崩溃时刻,但她从未后悔。坚持她继续走下去的,不仅有来自学院老师和家人朋友的鼓励,更有面对中华文化时发自内心深处的触动,以及那份初心和理想:“我想要向更多的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相信我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在大学三年多的时间里,你走过什么弯路,或有什么遗憾吗?”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孔佑樨摇头笑了笑,目光温柔而坚定:“没有,我相信我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在专业之余,她积极的参加志愿活动,多次担任湖北省戏剧与影视学类统考志愿者,“新影工作室”公益摄影服务志愿者,“云朵信封”书信交流活动志愿者……
“我并不觉得志愿服务和学生工作是浪费时间,也不觉得一次准备很久的比赛没有拿奖就是失败。我相信,所有的遇到,努力,失去,释怀都是成长和收获,是这些成就了现在的我。”回望自己的大学四年,孔佑樨娓娓道来:“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所以从容。”面对“朋辈压力”,面对“内卷”,她已用行动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看到两年前对自己的期待,如今你觉得有没有达到呢?”面对采访的最后一个问题,孔佑樨点点头:“但这并不是我的终点,我会继续前进。”
前路漫漫亦灿灿,她步履不停,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