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学生党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党建 > 正文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实践小组 | 2021年秋季学期第一次学习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1-11-08 作者: 浏览次数:

 

10月29日晚,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实践小组(以下简称“马新观小组”)于东六楼315开展本学期第一次学习交流活动。马新观小组组长龚雪玮向大家介绍了马新观小组的组织结构和未来活动安排,以及本次学习交流活动的流程。八名新组员分享了自身对于《马克思传》的认识和理解。刘洁老师莅临现场,对学习活动作出点评交流。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人言不及行塑,一个人的行为更能从正侧两面展示其精神信念与行为准则。组员们从马克思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出发,通过了解马克思与燕妮浪漫的爱情、同恩格斯坚实的革命友情、革命之路上的踟蹰与笃行等具体的理论与实践经历,马克思这位忠诚的无产阶级斗士形象在同学们心中不断丰满。

 

虽居陋室,然志弥坚。马克思甫抵布鲁塞尔就住在野树林街19号,并前后在这里住过三次。这一时期马克思在经济上十分困难,并且不善理财,以稿费、家人钱财、朋友救济为主要收入来源。马克思在这里与恩格斯联袂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巨著。在书中他们批判了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成熟的重要标志。此外,著名的《共产党宣言》也是在这里孕育产生的。马克思在大萨布隆广场亲眼目睹了底层民众所遭受的苦难,这宝贵而痛苦的实践经历为他研究无产阶级和工人运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其思想上由政治经济学向历史唯物主义方向转变,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诞生了伟大和内涵深厚的马克思主义。

 

根据讲授内容,组员们从马克思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中总结出了新闻观的重要意义。新闻观是新闻工作者的精神方向、力量源泉,决定着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导向。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新闻观就有什么样的新闻舆论工作,任何新闻舆论工作都受一定的新闻观指导。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南。

 

书籍分享之后,学生导师们分别从不同方面对组员们的分享做了指导和点评,充分肯定了大家的学习成果,也指出了组员们第一次分享的不成熟之处。

韩天阳提出,大家在讲内容的时候,要凝练出主题,带着主题去讲述才有灵魂。可以是整体的把握,以主题统率全文;也可以从某一小点切入,折射出主题。另外要做好内容主题与现实社会的连接,要有的放矢,言之有物。

 

李林蔚针对PPT制作提出三点建议:(1)少用书法类字体,用黑体、微软雅黑、思源黑体这样比较保险一些的字体。(2)注意对齐,两段对齐,允许标点符号溢出。(3)对内容进行梳理,分出层次,使用对比法(字号、加粗)等方式突出重点内容。

 

闫睿怡总结了组员们讲台展示时的台风表现,对舞台状态、语言应用、时间把控等展示技巧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和教学,并提出了三点建议:(1)舞台状态要积极、放松,要求我们多上台历练、每次上台前做充足的准备,可以根据PPT关键内容联想记忆讲稿。(2)表达要有对象感,和观众适时进行语言、眼神的交流,语速适中,语调有情绪起伏,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3)展示要严格控制时间,以显示对规则的尊重和充分准备排练。

 

管天浩根据组员们展示中呈现出的思维逻辑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给出改进方法。宏观上,讲述结构应采用总分总的逻辑结构,使用明确的观点、时间或地域为线索串联整体,最后篇尾应当适当升华。应当跳脱书本章节结构运用自己的总结性话语作为讲解小标题。微观上,章节转换时要使用话语衔接,论证应当清晰严谨,论证时使用具有时效性和权威性的论据。

 

龚雪玮对组员们的总体表现进行了总结,并对大家提出了三点建议:(1)提高信息输出密度,培养问题导向意识;(2)PPT仅仅是辅助工具,应与演讲内容互补;(3)将规定书目作为起点,进行延伸学习。

 

此外,学生导师还对组员们演讲时的口癖进行了记录,帮助大家减少演讲中“然后”、“呃”、“这样”出现的次数。

 

 

刘洁老师指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实践小组是由于信仰而走到一起的小组,对同学的学习成果作出充分肯定。通过案例的分享,加深了同学们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和认识,为同学们今后对于马新观的学习奠定了基调。并对同学们未来的学习提出两点希冀:沉下去,走出去。沉下心来做研究,走出校门做宣讲。

 

在本次学习活动之前,马新观小组还请到了学讲团的讲师吕涛宇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不仅从党政理论具体知识出发,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更进一步探讨学习了党课讲授的思路、技巧以及具体制作方法。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效提升了马新观小组成员们的演讲能力。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未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实践小组将会继续沿着马克思主义理论道路和发展径迹不断探索,秉持“瞻前而启明,溯源且厚学”的思想开展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活动。相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勠力克难下,漫漫修远的学习之路将随处可拮知识硕果。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东六楼

联系电话:027-87543520 87544547

邮编:430074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