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院团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院团委 > 正文

疫情中媒体工作者的故事|守在后线,心系前线

发布时间:2020-09-03 作者: 浏览次数:


“我并不能说有什么突出贡献,只是作为一个参与者,去记录一些情况。”殷梦昊,作为一名参与了诸多疫情报道的解放日报记者,在8月6日面对我们的采访时,她说出了自认为自己在疫情中扮演的角色。


我是普通人也是记者

殷梦昊所在的部门是特稿部,主要关注的就是突发事件和深度报道。但是疫情爆发之初,由于党报的特殊性以及对记者安全的考虑,解放日报没有安排人员前往武汉进行新闻采访。尔后,1月23号,报社领导决定向武汉派出一些记者,名额有限。殷梦昊因为在武汉念过书,对那里比较熟悉、也有很多熟人。所以即使当时疫情十分严重,殷梦昊还是愿意承担风险,背负记者的求真精神前往武汉。可惜当时处于安全考虑,报社里只选了3名男性作为前往武汉的记者,殷梦昊则作为后方记者继续参与到疫情报道当中去。

不过,殷梦昊是一名记者,但也是一名普通人。面对着迅速增加的感染人数和未知的病毒,殷梦昊和所有人一样,都感到焦虑、绝望。而且在那段时间里,殷梦昊的先生和殷梦昊相继发烧,她照顾着自己的家人,一边担心自己的先生是不是感染了,一边自己也慢慢被发烧消耗着身体。“一晚上都睡不好”,回想那段时间,殷梦昊这样说。

殷梦昊其实是相当纠结的,一边是春节过年、先生生病、未知的疫情,一边是自己的工作、作为记者的操守。殷梦昊尽可能在其中寻找平衡,她所需要做的,就是要尽可能地保持客观,暂时放下负面情绪,在一片混乱中找到一条自己的清晰的路。


混乱中理清思绪

1月24日,殷梦昊参与的第一篇稿件《和病毒赛跑》发表。这篇文章是殷梦昊所在的部门一起写的,她承担的内容是采访武汉当地的医生。当时工作压力很大,殷梦昊烧还没完全退就开始采访,不过采访的过程却不太顺利。采访对象的缺乏让殷梦昊的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因为无法亲自前往武汉,殷梦昊在疫情中能联系到的人非常有限。虽然当时她联系到了几位同济和协和的医生,但他们却没能接受采访。当时局势十分混乱,医生很难挤出时间。另外,出于医院的规定,医护人员也很难向外透露更多相关信息。幸运的是,她最终找到了有很多医生家人的同学,虽然不是三甲医院的医生,但是也对武汉的情况有所了解。殷梦昊这才找到了突破口,顶着病体完成了任务。

1月30日,殷梦昊自己负责的第一篇报道《他是武汉医生,也是新冠肺炎患者》发表。那篇报道的采访对象刘鹏医生,是殷梦昊第一次接触到的兼具医生和患者双重身份的人。“当时他已经扛过了最难受的阶段,到了康复后期。我采访他的时候,他声音有些沙哑,一边咳嗽一边说话,但语气非常平静,有一种看淡生死的感觉。”这是刘鹏医生给殷梦昊的第一印象。这次采访过后,殷梦昊逐渐了解了武汉的情况。之后她开始着手在上观新闻的app里做武汉日记连载,“只要是在武汉发生的和疫情有关的不管什么事情都可以写。”虽然因为身体原因,殷梦昊写得不多,但是她逐渐从混乱中找到了自己的路。


总有些事情难以忘怀

“疫情影响到每个人,因为每个人都是在生死线上挣扎,所以他们的光明面和黑暗面都会展现出来,这就激发出了最真实的人性。”当我们问到疫情中最深刻的事情时,殷梦昊这样回答。

疫情期间,很多人找殷梦昊不是要提供线索,而是向她求救。因为工作关系,殷梦昊会接触到一些医生或者渠道,所以很多“走投无路”的感染者或家属都会尝试向她寻求帮助。

其中给殷梦昊印象最深的,是一名50多岁的卡车司机胡铁柱。那时,胡师傅的姐姐感染新冠情况危急,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法进医院进行治疗,于是胡师傅向殷梦昊寻求帮助。但疫情初期,医院一床难求,殷梦昊也有些无能为力,她便把所有手里有的求助的联系方式都给了胡师傅。而胡师傅也将殷梦昊当作无助时的救命稻草,甚至“病急乱投医”,问了些偏方的可行性。但不幸的是,胡师傅的姐姐还是过世了。和很多疫情期间失去亲人的人一样,除了悲痛,胡师傅还报有对政府的无法理解。按道理来说,殷梦昊的帮助应该就到这儿了。但她还是继续安慰疏导胡师傅。在殷梦昊的帮助下,胡师傅缓过劲,去当了志愿者。从求助到绝望,从对政府的不满再到后来回馈社会的志愿者,殷梦昊陪着一个人经历了诸多情感,也用自己的力量陪着胡师傅走了出来。回想起这件事,殷梦昊总结道:“很多很细微的事情反而印象更深刻动人。”


收获复杂的成长

记者和其他许多工作不同,每一次的报道都可能给记者带来阅历的增长或者一些启迪。经历这次疫情期间的报道,殷梦昊也收获了很多。

无论是从死神手里抢过一条命的刘鹏医生,还是失去姐姐的胡师傅,殷梦昊在此次疫情中接触了太多的生死,所以未免感慨,“首先是真切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现代社会虽然看起来运行非常顺畅,但出现了疫情后,现有的社会体系和秩序都被敲碎了。如今我们的世界又被保护好了,所以要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而作为多年没回武汉的华中大学子,此次疫情更是将殷梦昊与武汉重新连接在了一起,这也让她收获颇多,“找到了熟悉的亲切感还有当年读书的感觉。武汉粗糙但却极具生命力,武汉人凶悍但没有恶意。当灾难来临时,武汉人身上顽强的生命力便展现了出来,武汉是英雄的城市,让人敬佩。”

另外,此次疫情中信源众多,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区分。而作为党报记者,殷梦昊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判断事件的真实性:武汉到底怎么样了、疫情到底有多严重、到底怎么样才能去预防等等。而这些正是记者和自媒体等其他工作者不一样的地方,记者的职业操守正是要挖掘真相,真真切切地帮助被封锁的那些人,并且向其他人反映真实的情况。

这次疫情还让殷梦昊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实医生都是很普通很真实的人,他们其实也害怕也哭;病人也有小私心,也会想办法钻空子搞到床位。”殷梦昊总结到,因此在此次有关疫情的报道里,每一篇故事都吸引了很多人,因为它反映的是真实的人性,而非经过筛选的圣人。对于媒体行业的后浪们,殷梦昊更是说出了自己的感受:“疫情中很多优秀的报道都是平实地还原真实的人性,以平等客观的视角阐述故事。因为相比于正能量的东西,读者更需要真实的现象,真实的有瑕疵的人和事反而更能拉近与普通读者之间的距离,读者才能更好地理解。”


在此次疫情中,无论是钟南山教授以及许多医护人员,还是媒体工作者甚至是众多普通人,他们都参与到了这场与死神的搏斗中。有人的故事精彩,有人的故事平凡。而殷梦昊作为一名解放日报的媒体工作者,作为一名后方记者,也谱写了自己的故事,完成了记者的使命。



受访者:殷梦昊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生

记者:饶一凡 崔飞燕 周雨杭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东六楼

联系电话:027-87543520 87544547

邮编:430074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