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广播电视学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广播电视学系 > 正文

何志武

发布时间:2017-03-09 作者: 浏览次数:




何志武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专业:广播电视学

e-mail:hezhiwu2001@sina.com

     hezhiwu2001@hust.edu.cn

 

教育经历

学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硕士:北京师范大学马列所

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社会兼职

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研究方向

政治传播、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视听传播、新闻传播教育

 

主讲课程:

本科:广播电视评论(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评论新闻采访

硕士:电视理论

博士:视听传播理论研究

 

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县级融媒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模式与效果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新媒体的民意表达与公共政策的互动机制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网融合与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研究

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对话与协商:电视问政的理念

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大众媒介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机制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双一流建设项目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创新团队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自主创新重大及交叉项目公共传播视阈下的城乡社会治理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电视问政的理念与实践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网络民意与公共政策互动机制研究

湖北省教改课题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质量标准与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湖北省教改课题基于多学科交叉和实践导向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教改课题新闻业务课程实践教学的综合改革与实践

华中科技大学教改课题新闻业务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评分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教育部特色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建设项目

湖北省品牌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建设项目

 

科研成果:

主要论文:

“演出经济”成为城市新流量密码,人民论坛2024.3

县级融媒体研究的学术进路、议题谱系与未来展望,新闻春秋2024.2

因地制“仪”:新型农村社区的空间生产与乡村传播网络重构,编辑之友2024.1

共同富裕背景下城乡信息分化治理的行动路径——基于县域治理分析框架,中州学刊2024.1

短视频生产的价值追寻与价值共享,中国编辑2024.1

新文科理念下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与传播评论2023.6

县级融媒体参与乡村治理的价值依据与角色定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10

特色小镇的空间生产、文化认同与互动传播,海河传媒2023.4

从媒介学再出发:媒介记忆理论新取径,编辑之友2023.5

网络民意与公共政策对话的民粹主义隐忧及其消解,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3.2

ResidentsWeChat Group Use and Pro-Community Behavior in the COVID-19 Crisis: A Distal Mediating Role of Community Trust and Community Attachment Risk Management and Healthcare Policy 2023.5

新媒介传播环境下的意见表达与观点新闻话语实践新闻爱好者2022.11

主体性与连接性:县级融媒体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基本逻辑,中州学刊2022.10

乡村振兴与“能人”回乡:农村产业转型观念的创新扩散机制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2.10

融媒体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微纪录片传播,中国编辑2022.9

媒介接触视域下农业科技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

修复与想象:《南京日报》里的“民国镜像”(2000-2019),新闻大学2022.3

乡村社会治理视域下县级融媒体的服务加冕与行动框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1.11

场景嵌接、多元定制、全息传播:5G时代知识付费的“3C”逻辑,中国编辑2021.5

“云直播”:发掘与彰显历史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人民论坛2021.10下

公共传播视角下城市治理的路径选择—以杭州“禁狗令”事件为例,青年记者2021.10下

短视频“下乡”与老年群体的日常生活重构 ——基于一个华北村庄的田野调查,新闻与传播评论2021.3

获得感理念下公共政策对网络民意的回应,青年记者2021.2

新冠疫情期间学术「云」讲座认知如何强化大学生持续分享意愿: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新闻学研究2021.2(七月号)

底色与特色: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媒体+”逻辑,中州学刊2020.11

科学主导型公共政策的公众参与:逻辑、表征与机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

实用的满足:付费阅读的逻辑审视,人民论坛2020.3月下

公共决策视域下的网络民意分析:主体性、科学性与倾向性,电子政务2020.2

网络民意的表达路径与收集机制研究——基于政策议程设置的视角,中州学刊2019.11

可见性视角下移动短视频的空间生产、消费与价值悖论,新闻记者2019.9

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逻辑,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5

网络综艺“爆红”的冷思考,人民论坛2019.13

逻辑、困境及其消解:移动短视频生产的空间实践,编辑之友2019.2

融媒体场域下电视内容精准化传播的实践逻辑及路径,中州学刊2018.10

“我的地盘我做主”:社区、行动者与空间争夺——一个关于武汉H小区拟建临终关怀医院的抗争传播故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

“他助”到“自助”:“心理不悦类”邻避冲突事件中的媒介选择、自我动员与集体抗争,新闻大学2017.4

话语赋权与资本博弈:公共政策视域中的网络民粹主义,当代传播2017.3

电视问政的协商理念及其实现保障,中州学刊2017.7

转型还是坚守:新闻传播教育何去何从?青年记者2016.3

遵循新闻规律才能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湖北日报2016.4.20论丛版12

面对技术喧嚣,莫忘新闻生产的“原点”,现代视听2017.7

媒介融合下的新闻生产:平台创新促进理念回归,今传媒2017.8

媒介情境论视角下新媒体对家庭互动行为的影响,编辑之友2015.9

场域视角下的电视问政:资本转化与权力生产,当代传播2015.8

碎片化时代的媒体奇观——电视综艺节目热潮的归因与批判,现代传播2015.5

电视问政十年:文化效应与反思,中州学刊2015.3

国家形象的自我认知:现实与想象的冲突,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5.2

网络原创视频话语形态的转向,当代传播2014.1

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规制的目标与路径,中州学刊2014.4

国家形象片建构对内有效认同的叙事分析——基于对《角度篇》3年网民评论的分析,中国出版2014.14

“恶政府”?“弱拆迁户”?——拆迁冲突议题的媒介建构,新闻大学2014.1

下一代互联网与我国参与重构世界传播新秩序的机制,编辑之友2013.8

学科交叉与媒介融合语境下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中国大学教学2013.11

网络民意与公共政策的“民间智库”,现代传播2012.11

公共政策的电视对话:协商民主的视角,当代传播2010.2(人大复印资料2010.7)

多彩的改革画卷与单一的成就叙事――“改革开放30年”报道的框架分析,电视时代2010.1
宣传本位凸显单一成就叙事,湖南大众媒体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人大复印资料2009.12)

批判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5(人大复印资料2009.2)

电视访谈的民主政治传播价值——以“高官访谈”为例,现代传播2008.1

打开决策“黑箱”:大众媒介参与公共政策转化的核心环节,新闻大学2008.1

大众媒介与公共政策的输入机制,当代传播2008.2

正方VS反方:搭建公共意见的平台,新闻战线2007.11

有感而发不是定性研究,国际新闻界2007.2

解析电视读报节目成功的因素,传媒观察2006.6

新闻教育面临的几大困惑,新闻知识2006.3

大众媒介与权力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研究2006.6

媒体在听证会中扮演的角色,当代传播2006.5

“在自己的舞台上唱戏”――论新闻周刊与报纸深度报道的错位竞争,编辑学刊2006.4

解析新闻事件:报纸与新闻周刊的重合与错位竞争,编辑之友2006.3

从报道争议看记者思维偏差,当代传播2006.2

理性的陈述与感性的表现在消息中融合,新闻与写作2005.12

政策新闻的报道空间,当代传播2005.3

大众传媒对弘扬民族精神的制度保障和主流引导,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隐私倾诉”价值几何,新闻与写作2004.9(人大复印资料2005.2)

报纸副刊杂志化及生活类杂志的生存空间,编辑之友2004.5

时政新闻“结构性缺失”的实质及其变革,城市党报研究2004.6、2005.1

时政新闻的“结构性紧缺”现象,当代传播2004.5

从司空见惯中发现新闻,新闻与写作2004.7

信息量与社会承受力,当代传播2003.5

网络评论的自由与控制,新闻界2003.2

实现网络论坛和报纸评论的共生,军事记者2004.5

栏目树人:报社记者成才的一条有效途径,新闻界2003.1

专栏的策划原则和艺术,新闻与写作2003.10

报纸专刊的策划艺术,新闻与写作2003.9

报纸专版的报道策划艺术,新闻与写作2003.8

“隐私倾诉”兴起的理性思考,新闻界2002.3

培养行业专家还是培养新闻记者,现代传播2002.5

 

学术著作:

政治传播的实践面向)(2022,社科文献出版社)

《在线的民间智库:网络民意与公共政策的互动》(2020.人民出版社)

《对话与协商:电视问政的理念》(2018,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重构——“三网融合”对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2015,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大众媒介与公共政策》(2008,武汉大学出版社)

 

主编教材:

《广播电视评论》(2020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2019年第二版,2012年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视听评论》(2013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闻采访》(2011年第三版,2006年第二版、2004年第一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电视新闻采写》(2008年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获得奖项:

华中科技大学教学名师(2014)

宝钢优秀教师奖(2015)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在线的民间智库:网络民意与公共政策的互动》,2024)

湖北省社科成果二等奖(《在线的民间智库:网络民意与公共政策的互动》,2022)

湖北省社科成果三等奖(网络民意与公共政策的“民间智库”,2015)

湖北省社科成果二等奖(《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8》,2020,排名第二)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2020,排名第二)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新闻评论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2018,排名第四)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新闻评论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2018,排名第四)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基于学科交叉的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13,排名第二)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铸魂强基:新闻传播基础理论课程群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2023,排名第九)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东六楼

联系电话:027-87543520 87544547

邮编:430074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