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友之家 > 校友风采 > 正文

《国际金融报》副总编许凯为华中大学子描绘国际传播新视野

发布时间:2021-10-19 作者: 浏览次数:

(通讯员:张娴芸、茹开榕、汤春燕、马小勇)

1018日下午,《国际金融报》党支部副书记、副总编辑、华中大上海校友会新闻分会会长许凯做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在学院315多功能教室与同学们分享了新时代如何做好国际报道与国际传播的相关议题,学院院长张明新、党委副书记李彬彬、学工组老师等出席本次座谈会。


  会议伊始,许凯首先向同学们抛出了两个问题:国际传播成功了吗?国家形象变好了吗?基于自己在业界多年的工作经历与观察,他深入剖析国际传播格局,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探讨:第一,当下国际传播的整体形势;第二,如何做好当下的国际传播;第三,国际传播未来的发展方向。

他提出,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家还没有将国际传播作为国家宣传的重点工作去做。自2013年以来,国家传播的建设力度相比过去有了大跨度的突破,组建了不少对外宣传的媒体集团,比如粤港澳大湾区媒体集团。央视、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也派出了大量驻外记者,建立正式驻外分社,旨在加大传播力度,塑造好的国家形象。”围绕国际传播的定位与现状,许凯为同学们进行了详尽的知识科普与讲解,并提出讲好中国故事、引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国际传播的核心要务。

当下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许凯从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传播方式和主体等多个角度给出了自己对于做好国际传播的分析观察。

从国际关系的变化来看,我们需要思考中国应当传播什么样的价值观念,采取什么样的传播方式才能被国际舆论场接受,比如针对欧美国家、非洲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不同观念场域,使用不同的传播策略。同时,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冠疫情所带来的社会心理变化,警惕极端民族主义,尤其对于我们新闻学院的学生来说,更要“看的明白,独立思考”,这也对做好国际传播,维护国家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一轮“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的背景下,许凯认为学会换位思考,找到最大公约数,化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是未来做好国家传播的关键,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官方的正面宣传手段,也可以运用民间组织力量,站在对方的逻辑来传播我们的声音,“不仅从当下,更要在历史中找到根基,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五个维度,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在自由问答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自己对财经领域了解甚少,应不应该参与财经类实习?”“媒体从业人士多遭中年失业危机,选择媒体行业究竟合不合适?”面对同学们就业季的焦虑和彷徨,许凯从当年自己毕业的经历出发耐心解答。大学毕业时,自己主动敲开媒体记者的大门成为一名实习生,后来自学经济知识拓展专业面,现在成为洞悉国际传播格局的副总编辑,许凯告诉同学们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中年危机就不会成为我们需要担心的问题”。解答过后,许凯热情地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指导与信息分享,鼓励大家要有敢闯敢拼的精神。

分享接近尾声,张明新院长在总结发言中称许凯是一位“宝藏师兄”,他的发言令人大受启发,不仅指导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国际报道和国际传播的分析路径,还让大家对个人未来的新闻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回归本真,取之有道。学新闻很多时候是要靠理想的,我们这个社会还是要有一点理想主义,至少我们内心的宁静永远来自于此。”许凯的结语表达了对同学们的希冀,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共鸣。现场分享干货满满,同学们一边赞叹许凯师兄博学多识、国际传播学问精深,一边也认识到中国的国际传播任重而道远,山不让尘,川不辞盈,大家作为新闻学子更应勇担重任,不负使命。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东六楼

联系电话:027-87543520 87544547

邮编:430074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版权所有Copyrights all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