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面

记者节专题 真相的距离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4日 点击次数:

1

《平面媒体编辑制作》实验报告

 

 

姓名:何健                   学号:U201117062

专业:新闻学                 班级:1102

版面预设主题:记者节

 

一,实验要求:

实验总学时:40课时

通过操作指导和上机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北大方正飞腾排版软件的操作与应用,并将《报纸编辑》课程中有关版面设计编排的理论和方法实际应用到电子排版中,最终独立完成报纸版面的设计和制作。

二,实验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北大方正飞腾排版软件的应用知识,并个别答疑。

2 每人一机,进行电子排版实验练习。

3 根据《新闻编辑》的教学安排,每个学生自己选择版面选题,并根据选题组织材料。

要求每个版大小为4开,版面语言要丰富多彩。至少包括1个集纳或者专栏,3张图片, 3种以上的字体,3种以上的标题形式,6篇左右的文字稿。

 

实验日期

实验主题

实验报告

10.18

熟悉软件基本知识,熟悉方正飞腾软件的排版环境

10.25

练习基本排版命令

11.1

设计版面主题,查找所需素材。

11.8

对排版对象进行规划统筹。

11.15

划分版面布局。

11.22

稿件配置。

11.29

稿件块或者文图块合并。

12.6

拼版。

12.13

润色文字,修订瑕疵。

12.20

按照实验要求,完成版面发排。

 

报编手记——记者节主题

一不小心就昏昏噩噩地晃到了大三。以前在东六楼楼梯间看到了不少学长学姐以记者节为主题的报纸版面,觉得很多作品都非常美观,不少创意让人眼前一亮。可是轮到自己开始操作这个主题时,突然发现自己脑子里都是些陈旧的东西,没什么创意,苦思很久也没有思路,恰好当时还在准备电视节目编导课的结业视频,就先试着放了放,看看有没有所谓的灵光一现。

事实证明,期待灵光一现完全是不靠谱的。再开始准备这次报编作业已经是25号在东六上机的时候了,由于在之前找资料时发现我国的报纸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对于记者节都没有在版面上大肆宣传和庆祝,最多是发一篇不太重要的相关稿件。而在网上也有比较老的专题,涉及的内容无非是记者“一直在路上”,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无规律。虽说这次作业的目的是熟悉操作,但是我还是希望在内容上认真对待,找到稍微新颖一点的角度。

这阵子新快报的陈永洲事件闹得沸沸扬扬,25号那天网上都是关于记者权利的讨论,在加上自己所属的楚镜编辑部给主刊《楚镜》的定位是沉稳客观,我开始以记者权利线索,找到了一些关于记者权利被侵犯的事件和统计数据。经过筛选,我最开始准备以“咱都不容易”为专题名,主要分两大类内容:一是关于记者怎样历尽艰辛帮助弱势群体讨回公道,以手记心得为形式;二是关于记者权利被侵犯的数据呈现和评论。在确定主题后,开始查找一些补充资料,并在纸上进行了画版。不过恰巧在这个时候,我突然萌生出新的想法——以特殊类型的记者为主题,为他们做一个专题。因为长期以来,公众对于的记者的认知大多是认为记者就仅仅分为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很多其他类型的记者不为公众所认知,大多是“幕后英雄”。由此,在权衡之后,我决定放弃原有选题,于是又是一阵资料搜索……最终选定以“真相的距离”为专题名,介绍调查记者和战地记者两类特殊类型的记者,初步设想为制作两个大致对称的版面。

在多次摇摆不定后,终于进入排版环节了。第一次接触排版是上学期期末,那时顾建明老师的评论学社刚刚成立,希望出一期报纸,在分工的时候我是负责联系大四学长学姐帮忙排版,不幸的是当时他们都已经出去实习了,没人有空,我只好硬着头皮上。自己下载了方正飞腾,摸索中排出第一期《热言》,在无数次修改后终于交付印刷,上月又为了院庆赶制了第二期,不过现在看来,这两期报纸存在很多的地方不符合报纸编辑要求。

这次记者节专题排版花了不少时间,主要是在图片制作和主稿件灌文上。在图片制作方面,由于绝大部分图都是自己原创或修改,寻找素材和绘制耗时比较久。为了简便,我使用了两款软件——Photoshop负责绘制、抠图和格式转换,美图秀秀负责滤镜。在制作钢笔和匕首相向的图时,本来是想制作成一个大的文字容器,分别灌入三篇子稿件但是发现自己画图能力实在是太弱了,画出来的都不满意,后来不得已找了两张实物图,然后抠下来,拉伸变形,翻转,加滤镜,形成交叉状,想作为分割线将找到的三篇小文章分开。

最近流行一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然后我就不幸躺枪了——由钢笔和匕首做分割线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最开始是图片背景问题,飞腾的图片处理能力比较弱只能识别两种格式的图,我开始导入的图片是背景透明的,格式为png,这个飞腾无法识别,转换成jpg格式又无法保持背景透明。在试了不少“土办法”如裁剪图片和调整块的层次后,最终还是按照网上的教程将图片转化为tif格式才成功导入。接下来就是灌文的问题,由于形成的文字块是不规则的,而图片是起分割作用,我用的图文互斥会跑到图片另一侧,我用换行和加空格的方法解决了一部分,但剩下一部分不知道是不是飞腾自身的问题,到了某一形状就无法用空格键调整,针对这一部分文字我只好很笨拙地用新文字块一点点缝补才使所有文字按序分布在图片两侧。最后就是块锁定功能貌似不完善,在调整其他块的时候如果不小点到主稿的文字块或图片块,都会导致图文错位,必须得一点点修补。

把上面部分完成就花了一整晚时间,第二天排版时又遇到问题——主稿下三篇稿子的配图。我开始用的是三个都用侦探剪影,后来换成了三人名字的印章图,然后又是圈有三人名字的放大镜图,最后考虑到新闻价值,还是换成了三人头像。这一圈制作和替换下来,又花了一个多小时。剩下的两部分稿件处理起来相对简单,遇到的问题和主稿一个问题类似,就是稿件文字太多,这两部分稿件一个是来源于报告的摘录,另一个是来源已发表文章,均被我删减和重新总结,总字数从8000多字缩减到3000多字,以求字数符合要求。

三部分稿件的标题都是最后操作,全部由自己编撰,由于考虑到稿件性质,只能说标题是勉勉强强有三种形式。当然,这在另一方面说明我在标题编撰能力上还存在比较大的不足。

在初步完成后,我曾想修改报眉,把“楚镜·立报”(我在我们编辑部建议大家做楚镜的子刊)四个字做出缎带,斜贴在左上角,这样还可以把版面序号整合在一起。我稍微尝试了一下,发现这样必须得把下面的内容整体上移才行,因为缎带所占行数太大,相当于把一个长条状报眉变化成立折角状的报眉,我感觉单单一张报纸没法体现出这种做法的新奇,最后还是放弃,选择传统报眉。

经过校对和修改,这个版面终于被我“磨”出来了,虽然只做了一个版,而且与最初的设想很不一样,但还是在实践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体会与反思】

1.在排版刚刚上手时还是应该按照基本要求踏实基本功再寻求其他变化,起手愿望太高很容易失望。

2.后期编辑其实工作量很大,不仅要改稿把关还要为版面设计寻找思路,虽然每天看到的报纸版面设计少有创意之作,但是这至少在说明编辑人员也要跟紧时代潮流,力图有所变化。

3.拖延症是病,得尽快治疗!